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临夏

临夏和政县:脱贫致富我们有信心

19-03-19 17:27 来源:中国甘肃网-临夏民族日报 编辑:祝彦军

  原标题:和政县:脱贫致富我们有信心 

  通讯员 李壮

  春潮拍岸千帆进,逐浪前行海天阔。面对如期脱贫和同步小康的双重任务与压力,和政县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一号工程”来抓紧抓实落细,有针对性地实施扶贫措施,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长足进步。 

  “三谷村这两年最大的变化就是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改变,村民住进了干净整洁的大房子,劳务输转和中药材产业两条挣钱的路子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村子变美了,村民的小日子过得越来越美。”该村党支部书记王学义谈起村里的变化时感慨万千。 

  近年来,和政县各级各部门苦抓实干,多渠道发力,城乡建设取得新突破,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通过实施“1+3+5”产业扶持工程,旅游、林果、畜牧、油菜、中药材、劳务等产业成为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有力支撑。 

  家住三合镇尕新庄村的曹辉,依靠厚实的土地和适宜啤特果树生长的优越环境,家里的收入节节攀升。“我们家靠种植啤特果树过上了好生活,游客经常来我的果园采摘,体验农家生活。一年下来,收入还是很不错。”随着乡村旅游兴起,酸甜的啤特果、农家的土鸡蛋、山里的野生药材、健康养生的绿色山珍等特色农产品成了外地游客的“抢手货”,就连农家饭都变成了赚钱门道,电子商务的发展也为当地的特色农产品插上了飞往大江南北的翅膀,富有当地特色的产品一路走俏。 

  和政县加快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速度,突出建设“旅游强县”,以松鸣岩为主的生态游吸引数百万计的各地游客。该县2018年共接待省内外游客39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8.07亿元,两项指标增幅分别为17.22%和24.74%。 

  “出去打零工的话,家里老人小孩没人照顾,不出去务工只靠庄稼收成,家里的生活又过得紧巴巴……现在,在家门口的扶贫车间就能实现务工挣钱顾家两不误。”扶贫车间让城关镇后寨子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仲珍珍的困惑得到根本性解决。 

  和政县结合村情,发挥优势,因地制宜,按照“围绕产业、一地一品、因地制宜”的工作思路,协调中国银保监会、厦门集美区、省州县三级帮扶单位落实帮扶资金9626万元,探索创新厂房式、居家式、合作社式、“互联网+”式四种模式建设扶贫车间,建设扶贫车间10个,吸纳就业534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371人,实实在在激发了贫困户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让贫困户脱贫有了底气,致富有了信心。2018年,全县脱贫10832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5.66%,下降了4.88个百分点,17个贫困村整村脱贫。 

  “过去种植油菜和冬小麦的时候,基本都是过着自产自足的生活。有多余的粮食了,才会拿出去卖掉换成钱。自申请到5万元的精准扶贫贷款,又流转了几亩地开始种植当归,从那时起种植、销售当归成了我们一家四口人新的经济来源。以前种地只能填饱肚子,现在通过种植中药材,我们一家人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裕,生活质量也越来越高了。”石虎满怀信心地说道。 

  在和政县新营镇三坪村,新营镇镇长宋希海介绍了三坪村易地搬迁项目、修建的村民服务中心、村小学、幼儿园、村民文化广场等,及配套实施的道路硬化、绿化亮化、电网入户等基础设施。 

  为了让村民搬得出、留得住、住得稳,同时增加村民经济收入,和政县利用厦门市集美区援助的扶贫资金,在三坪村投资300多万元建成了富民养殖小区,组织建档立卡贫困户成立合作社,发展规模养殖。除此之外,为进一步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在三坪村还建设了总装机容量为344千瓦的光伏发电项目,每年可为每户群众带来一笔可观的资金收入。 

  回首来路,硕果累累;展望未来,重担在肩。我们相信,“一户一策”帮扶计划、“1+3+5”产业扶持工程、扶贫车间等一系列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政策和措施的落地,贫困群众致富的决心将更大,奔小康的信心将更足。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