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旅游

康县望关镇 《察院明文》残碑见证茶马古道的流金岁月

19-02-01 09:34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晨报 编辑:张玉芳

  原标题:康县望关镇 《察院明文》残碑见证茶马古道的流金岁月

《察院明文》残碑

遗存的康县茶马古道

  康县望关镇《察院明文》残碑的出土,使康县成为全国唯一有碑刻佐证的茶马古道途经之地。这一重大发现,印证了康县茶马古道是中国北茶马古道由川北和陕南进入甘肃到达藏区的主要通道之一,是川陕甘与西北藏区茶马贸易的便捷通道。康县茶马古道的存在,也使得康县的茶业种植历史变得有迹可循,并为康县的茶文化注入了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

  1一个望子关,望不尽四散飘零的陇南游子

  2018年年底,记者从陇南市沿平绵高速到康县望关,已是凌晨。夜空中,微雪在车灯前激荡不定,不见了白日的三山对峙,两水汇流,周边天光山色相接,像一座巨大的穹帐,围拢过来。从匝道离开流光溢彩的高速,驶入小镇,它已然进入黑甜的梦乡。

  想到望关的由来,“望”造字的本义是说,站在高处,举目远眺,一个动词和地名牵涉,自然会有故事:望关古名又称望贼关和望子关。据《康县志》载:“望贼关在县西一百里,道出武都要路,为州境险隘,有官兵防守。”据说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之前,还能看到在古关隘旧址一石山突起处,临河曾建有六方形、高三层、瓦盖顶炮楼一座,每层各面都有炮眼,可观阶、成及康三路,若有匪寇意欲劫掠,守护者可即刻进行反击,鹰鹞难越,因而名为“望贼关”。后传宋代名将杨文广自成州往阶州之时,关前久望其子,但其子受伤未归队,老将嗟呀不已,后人遂称“望子关”。

  岁月流变,昔日的险关在山川的印痕早已漫漶不清,它分路口的作用却日渐醒目。之前,望关乡政府所在地是江武公路、略武公路的交汇点,南下是康县,康县以南是阳坝,阳坝以南是陕西宁强;西去便是陇南,武都往前走是文县,出了文县南下便到了四川腹地。甘陕川三省偌大的身躯,仿佛都因为这一个小小的关口,潜藏在群山之中的“奇经八脉”变得通行无滞。

  作家马步升到康县曾说:“一个望子关,望不尽四散飘零的陇南游子”,他真切地感受到了那些陇南游子的心声,在他们的记忆深处,望关早已凝结成了慈母倚楼而盼的意象。而这个意象也与一条途经望关的故道有关,康县因此被命名为“中国茶马古道文化之乡”。

  由此我想到8年前去过的石猫梁,它就在离镇政府不远处,在山梁上有一段直接在青石上凿出的石阶,大约二十级,每级宽约一米,由于年代久远,这段黑黝黝的台阶要仔细看才能发现它是人工开凿而成。谁能想到,连林草都感到萧索的这条故道上,曾经响彻嗒嗒的马蹄、叮当的马铃、天南海北的方言……

  如今这条茶马古道早已在当地人的日常生活中沉寂,但却有很多人在苦苦寻找、挖掘和整理附丽其上的历史文化记忆。

  故事要从2009年石猫梁上惊现的半块残碑说起,当时正值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当地文物工作者在古道旁发现了它,他们如获至宝。

  2《察院明文》残碑,茶马古道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这块残碑圆首长方形,外缘参差不齐,轮廓受损严重,残宽70厘米,高90厘米,厚18厘米,青砂石质,碑额及碑文皆楷体阴刻,碑额从右往左横书,碑文竖七行,其中五行字迹易辨识,明确可辨识的共43字,碑额横书的4个字,专家辨识为“察院明文”,碑文中可以识别出“巡按陕西监察/示知一应经商人/茶马贩通番捷路/旧规堵塞俱许由/敢有仍前图便由/官兵道□放者”六行字。

  起初它躺在石猫梁上无人问津,后来它被搬到县文化馆的院中保护,现在这块碑在白云山上的茶马古道博物馆内,成为镇馆之宝,它身上含有什么惊天的秘密呢?

  这43字,学者却解读出了古代陇南诸如行政地理、茶马贸易、道路交通、关隘兵防等方面十分重要的信息,“茶马贩通番捷路”7字则首次实证了陇南茶马古道的存在,也使康县成为迄今为止国内惟一发现茶马古道碑刻的地方。

  碑额中的“察院明文”有明朝官府公文的特征,明朝都察院,简称察院,而当时官府通常把自己的法令﹑规章制度等明确的文字记载称之为“明文”。碑文中“巡按陕西监察(御史)”可看出今康县境内,以至于陇南全境,在明代基本都属陕西布政司巩昌府陇西县(包括秦州、阶州、徽州)所辖。

  碑文第二行“示知一应经商人”指明碑文是“巡按陕西监察”对所有途经此地做生意的人的一种“告示”。“告知”的受众即所谓“一应经商人”——所有从事商品交流、商业贸易的人。在告诫“一应经商人”的同时,特别提到了“茶马贩”,可见这类商人当时已经络绎于途,成为朝廷重点关注对象。

  在陇南这片秦巴山地与岷山山脉、黄土高原交汇过渡的大地上,“马”与“茶”两个文化元素书写并留下浓墨重彩的历史篇章。陇南的茶马交易市场,最早出现在北宋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是年,北宋官府在岷县、宕昌县、武都县等地设置茶马交易市场,进行茶马交易。”

  到了明代,在西北互市贸易中,茶叶已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明朝廷出于政治、军事和财政等方面的需要,推行严格的禁榷和专卖政策,先是设置茶课司,以确保有足够的茶叶进行互市交易;其次是置茶马司,专事茶马贸易。

  3一株神秘而古老的千年茶树,是谁种下了它?

  明朝的监察制度客观上对“私茶”屡禁不止的现象有一定程度的遏制,但同时,茶叶为各族商人“视为利薮,竞相趋之”。明廷对于无视朝廷法令的私茶活动限制得非常严厉,接连下令严守关隘,禁止商旅私自贩鬻,规定凡“私茶出境与关隘失察者,并凌迟处死”。(《明太宗实录》卷188),从残存的碑文中隐约可见“巡按陕西监察”对之前途经此地的“茶马贩”导致国家茶叶专卖税收严重流失极为不悦。

  《察院明文》“告示”是特别针对“茶马贩”的,该“告示”以及“茶马贩通番捷路”,首次实证了陇南茶马古道的存在,也使康县成为迄今为止国内惟一发现茶马古道碑刻的地方,对于研究陇南茶马古道文化具有极为珍贵的文献及史料价值。

  有了它的指引,人们在康县境内探查茶马古道的工作变得相对容易起来。后来专家相继认定的茶马古道遗迹,现存有窑坪桥、白马关古城、古洞流虹桥、盘古山古道、龙凤桥、三功桥、巩家山廊桥、羊倌岩栈道等大量保存完好的古道文化遗存,这些遗存有力地证明康县境内的茶马古道是陕甘茶马古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宋明茶马交易的茶叶主要来自四川,陇南历史上是川茶北上后换取马匹的必经之地,在当时全国茶马交易格局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朝廷设在陇南的茶马场、卖茶场、批验所和巡检司等场所和机构,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居全国前列。陇蜀茶马道承担了四川、陕西、湖南等地同甘肃、宁夏、青海及内蒙古等地茶马交易的主要任务。

  在阳坝镇太平村至今还存活着一株神秘而古老的千年茶树,是谁种下了它?康县茶马古道的存在似乎回答了这个问题。是不是在茶马古道来来往往的茶马商人,有人洞悉这儿也是生长茶树的风水宝地,而将巴蜀之地的茶树引种到这里的呢?

  《察院明文》残碑最终使得康南的茶业种植历史变得有迹可循,并为康县的茶文化注入了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

  文/图 兰州晨报/掌上兰州记者 刘小雷

精彩推荐

  • 迎新春 启新程 迎新春 启新程
  • 【新春走基层】快递小哥:贴心服务送万家 【新春走基层】快递小哥:贴心服务送万家
  • 【新春走基层】酒店厨师:巧手烹制“年夜饭” 【新春走基层】酒店厨师:巧手烹制“年夜饭”
  • 【新春走基层】车站特警:坚守岗位保平安 【新春走基层】车站特警:坚守岗位保平安
  • 甘肃省综艺晚会 《陇原风·民族情》亮相泰国 甘肃省综艺晚会 《陇原风·民族情》亮相泰国
  • 【清风诗历】今日读诗:江山如此多娇 【清风诗历】今日读诗:江山如此多娇
  • 今年甘肃省将上马一批重大项目补基础设施短板 今年甘肃省将上马一批重大项目补基础设施短板
  • 春节去哪儿?兰州这些地方不打烊 春节去哪儿?兰州这些地方不打烊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甘肃省举行进口贸易对接会暨现场签约仪
2   雄关大地上的“八棵树” ——嘉峪关公
3   “双十一”网购狂欢即将来临 警方发布
4   李荣灿在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研检查
5   甘肃省35条客运班线重新许可开行
6   武威凉州区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耕作
7   第三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
8   甘肃肃北汉子跃马“扬鞭”上演马背激情
9   甘肃省下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戏剧与影视
10   甘肃省出台《意见》支持检察机关依法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