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人相】梨园守护人张鹏举:传承秦声秦韵 守护渭河文化

中国甘肃网

  回望四十年,

  感受甘肃了不起的力量,

  在陇原大地的文化传承之路上留下他印迹。

  在商海打拼多年,从建筑工人开始,到开办建筑公司、涉足商业地产成为企业领头羊,回转身来,他又做起了渭河文化的守护者……

  他在渭河源头的舞台上用坚守不断塑造一个个精彩的秦腔故事,在人生的大舞台上,他用执着追逐梦想,演绎精彩人生。

  他就是甘肃省定西市渭河源演艺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鹏举,一位从渭水源头走出来的优秀企业家,一位秦腔文化的独特守护人。

  1988年,从中学毕业后的张鹏举,干起了建筑工,十几年的建筑打工生涯,张鹏举积蓄资金后开办建筑公司,开始承包工程的艰苦跋涉。

  他始终坚持“诚实守信、稳中求进”的经营方针,视工程质量为企业的生命。企业先后荣获“甘肃省建设工程文明工地”“定西市文明工地、优质工程”“定西市建设工程金衡奖”等荣誉。

  成功了的张鹏举并没有忘了家乡的父老乡亲,他为渭源县张家湾小学等学校累计捐出款物达60多万元,为清源镇上北关村到新林村通村公路建设项目捐出款物340余万元,为贫困村和贫困户累计捐出款物21万元。一直以来,他都竭尽所能造福乡邻。

  2014年,当时的渭源县秦剧团面临解散,情况并不乐观。张鹏举得知消息后心想,秦腔这可是我们的本土文化,为何自己不把这个剧团包下来做呢?

  2014年10月下定决心后,他自掏腰包200万接手了渭源县秦剧团,购置剧团服装、道具、音响、乐器等设备,又招了十多个人,成立渭河源演艺有限责任公司。

  张鹏举接手剧团后,周围的人没几个支持的,一直热爱秦腔的张鹏举说:“我不想秦腔就这么没了,我想让老百姓能听个戏。”

  接下来,张鹏举犯起了难,有了人和设备,但是没有新的剧目,这可愁坏了张鹏举。

  2015年,新剧终于有了眉目,他根据东汉末年渭水源头一代名医封衡的故事,创作新编秦腔历史剧《渭水医魂》。2015年开始《渭水医魂》从渭源县一路唱到了临夏、甘南、陇南、天水、兰州、北京。

  2017年7月《渭水医魂》代表甘肃省参加2017年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首都之夜,演出现场座无虚席,观众的掌声一阵接着一阵。

  张鹏举的第一个剧目《渭水医魂》大获成功。截至目前,《渭水医魂》共演出356场,先后被列入甘肃省精品剧目和“健康甘肃·卫生计生题材百场巡演剧目”,并在甘肃省推进戏剧大省建设优秀剧目展演中获奖。

  骄人的成绩后,渭河源演艺有限责任公司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公司一边做好原有30余部秦腔传统戏曲剧目演出,一边围绕渭河源特色文化的挖掘与弘扬,积极着手历史剧目的创编工作。

  2016年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省渭源县田家河乡元古堆村为背景,结合精准扶贫的国策,创排了新编健康扶贫秦腔现代戏《禹河春》。

  2017年以创建和谐社会为宗旨,创排了现代普法秦腔剧《公民张三》。

  2018年创排推崇乡贤文化、振奋民族精神的新编历史剧《灞陵桥》。计划2019年创排新编秦腔历史剧《首阳山》。

  为让更多人看到秦腔,2015年开始,张鹏举建起“碌碡剧场”,“从2015年开始,在剧场每年演三十出戏,第一年来的都是老年人,看得人也不多,到2018年,十岁左右的孩子们也会天天来看,看着孩子们认真看戏的样子,我觉得这事做得值。”张鹏举感慨道。

  “很多时候演出没多少经费,只要是村子里能够给演员管一口饭,我就说那就让演吧。到一个村子里,把演员分派到各个村民家中,吃一口农家饭。然后就开演。”

  “剧团很多演员都身兼多职,舞台灯光,布场,全都自己上,有时,一个人一出戏演好几个角色,第一场演一个小角色,赶紧下来化妆,换衣服,第三场再演一个角色。没多少钱,没多少人,就是现实,我们想尽一切办法,就想好好的演。一个人多个角色,一年将近三百场戏。”谈起这几年剧团的发展,张鹏举深感不易。

  “秦腔戏会教育人,教育大家做好事。我想传播中国的传统的文化,咱们身为中国人有这个义务。”除了秦腔,张鹏举还收藏了很多农耕农具、明清家具、交通工具、精美刺绣、彩陶、木版年画等独具地域文化特色的物件。截止目前,公司已收藏渭河文化及农耕民俗藏品4.2万件,其中:红色文化藏品15134件、彩陶348件、农耕及民俗品25518件、书画藏品1000余件。

  “全是自己掏钱,不管是秦腔剧团,还是收藏,想着把老祖宗的东西传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渭河文化,传统文化。”

  “这些从不图回报。我就是希望对于文化传承政府可以有更多的重视,有更多关注。传承和守护需要时间和金钱的长期投入,但是只要我还能坚持下来,只要不完全破产,那我还是非常愿意接着做,一直演。”张鹏举说着。

  回望过去,文化传承从未离开他左右。

  善良、有梦想、敢担当、知感恩,张鹏举将会在人生的舞台上继续演绎新的精彩。

编辑:狄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