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东乡县龙泉镇拱北湾村:致富成了“新时尚”
原标题:致富成了“新时尚”
东乡县龙泉镇拱北湾村“扶贫车间”内,女工正在加工一批工服。
马哈米在帮女儿马艳艳解决工艺难题。
闵一布拉黑木正在喂养他的30只羊。
1月14日,走进三九寒天的东乡县龙泉镇拱北湾村,空气里弥漫着雪雾将至的气息。
“你看,这里要上拉链,所以裁剪的时候一定要放宽一点。”东乡族妇女马哈米坐在一架缝纫机旁,正在耐心地为女儿马艳艳传授缝纫经验。
去年8月,马哈米母女俩作为第一批缝衣女工进入村“扶贫车间”,她们的生活多了一份保障和对美好日子的希冀。不过,因为马艳艳初学缝纫,她得经常向母亲求教。
多年前,马哈米的丈夫早逝,作为单身母亲带着三个孩子,马哈米过得很不容易。
“大女儿马艳艳15岁初中毕业后,我就到新疆摘棉花、挖洋葱去了,她在家里照顾弟弟妹妹,喂羊。那些日子,我啥也不敢想,担心孩子也不能说……”马哈米说。
现如今,家门口有了“扶贫车间”,40天就能挣上5000元钱,全家的生活有了保障。
“她们家是村子里的精准扶贫户,扶贫车间一建成,我就去找马哈米,跟她说了,要是成为熟练工的话,一个月能收入2500元至3000元。”车间主任马秀花说。
扶贫车间里有5个采暖炉,让占地400平方米的厂房内如沐春风。60台缝纫机前是身着工服的马哈米和她的工友们。她们中的很多人,都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打工赚钱”。
“能照顾上家里孩子,钱也挣上了,我真是太高兴了。”马哈米说。
普通老百姓的日子,各有各的滋味,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是相同的。
拱北湾村村民闵一布拉黑木家,2018年成为东乡县富民产业培育与示范项目养羊科技示范户后,年收入从两三千元增加到两万元。日子好了,这个曾经的贫困户,说话声音更洪亮了,而且对于自身的仪表也格外重视了。
“我们穿精神一点,自己形象好了,别人看起来也舒服。”闵一布拉黑木站在自家羊圈前,自信满满。
东乡县龙泉镇党委副书记、拱北湾村包村工作组组长马军说,像闵一布拉黑木这样的养殖户,在享受扶贫产业到户项目2万元补助和牛羊养殖产业发展达标工程首次奖励6000元的基础上,还能享受到厦门帮扶资金给建档立卡户每户补助1万元的扶持资金。
当地村民强劲的致富意愿,也让外地投资商看到了潜在商机。在张掖专业养牛11年的王云兰来到东乡,创建了东乡族自治县大岭前进农牧有限公司。2018年12月底600头牛进场。王云兰介绍,这其中有100头牛是从美国引进的优良品种——金色阿奎丹牛,肉质好,生长期快,出肉率高,发病率还低。这些牛目前还在观察适应阶段,如果这些大家伙们能够很好地适应东乡的气候,就可以培训当地农户一起喂养。
“届时,农户花在每头牛身上的饲养时间会缩短一半,而收益会提高一倍。”王云兰说。
采访中记者深深感受到,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已经在东乡县迸发出勃勃生机。不遗余力地奔向幸福美好的生活,如今成为东乡山沟里的一种“新时尚”。
文/图 首席记者 李辉
- 2019-01-14小布鞋“走”出脱贫路 ——临夏县发展布鞋产业助力精准脱贫见闻
- 2019-01-14夏天发“马”财 冬天招“雪”宝 临夏马家庄是个欢乐大本营
- 2019-01-14布楞沟的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