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清“三农”发展思路 扎实推进乡村振兴
原标题:厘清“三农”发展思路 扎实推进乡村振兴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基本矛盾转化的历史方位,对农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及其战略模式作出了新的安排,成为破解“三农”问题,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的治本之策。甘肃要厘清发展思路,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一、甘肃省乡村振兴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甘肃,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有着如下机遇:一是甘肃农业自然条件多样,光热资源丰富,发展特色农业的比较优势明显。初步形成了以牛、羊、菜、果、薯、药为特色的六大支柱产业,为现代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全社会关心农业、农村、农民的氛围日渐浓厚,为我省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氛围。三是随着农村城镇化、农民非农化发展,为改造传统农业,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机遇。四是随着社会需求扩大和消费需求升级,生态、高效、优质、安全、精品农业将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战场,为内陆腹地工业落后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平台。
同时应当看到,甘肃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也面临以下几方面的挑战:一是农业基础条件较差,现代化装备不足,劳动生产率低下,很多区域仍然靠天吃饭。二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低。三是农业比较效益下降,种粮口粮化、农业副业化、农民兼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四是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新技术、新成果推广缓慢。五是农民整体素质偏低,科技文化吸纳能力不强。
二、甘肃省乡村振兴必须把握关键环节
科学规划布局,分类分步推进。按照城乡融合、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统筹推进基础设施、产业、公共服务、乡村文化、社会治理协调发展,高标准高起点编制乡村振兴总体规划。一是规划要注重因地制宜。结合各村地理区位、资源禀赋、产业发展实际,坚持个性化塑造,实施差异化规划,努力打造美丽乡村的品牌和特色。二是规划要注重乡土人情。注重挖掘乡村文化和乡土味道,将乡土文化因素渗透到村庄布局、道路、广场、公共设施之中,体现乡村特点,保留乡村风貌,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三是规划要注重功能完善。在规划中必须坚持基础设施优先、公共服务优先,合理布局道路交通、垃圾处理、医院、学校、文化健身场地、金融网点等配套设施,方便村民生产生活,着力打造一批功能完善的中心村、田园综合体。
多渠道增加农民的收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主体作用。一是通过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乡村旅游、乡村养老、乡村养生等绿色产业,打造完整农村电商产业链,提高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二是通过户籍制度配套改革,加大农民教育培训,建立健全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等措施,持续稳定农民工外出就业,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三是通过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农村宅基地、闲置并丧失公共服务功能的公益性基础设施、丧失居住功能的空置房宅基地以及闲置耕地进行确权、转让、抵押、入股,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四是通过不断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提高农民转移性收入。五是加快推进生态脆弱区生态补偿政策,提高生态补偿收入。六是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高农村贫困人口收入。
重塑农业科技伦理道德规范,以科技创新引领和支撑乡村振兴。一是进一步加大政府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整合公共资源,完善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和农业农村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依靠科技创新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新活力。二是整合民间力量,促进民间资本扩大对农村科技开发、推广和应用的投入,依靠市场路径,在农村环境保护、农村治理、农村产业发展、农村生活便利化等各个领域扩大现代科技成果的广泛应用。三是促进互联网技术、智能化技术、物联网技术等现代技术与农业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的密切融合,让农民充分享受现代科技成果,并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实现乡村振兴的同时,鼓励参与现代科技的创新创造活动,实现乡村产业升级发展。
(作者系甘肃农业大学党委书记)
- 2018-12-04甘肃首个“田园综合体”为“三农”发展注入新活力
- 2018-11-19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 奋力开创陇原乡村全面振兴新局面——甘肃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推进会发言摘登
- 2018-11-01图解|改革开放40年 数说三农之变 甘肃农业的创新发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