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记者 刘昱/文 任磊/图 杨亚楠/策划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1975年,马万荣出生于卓尼县洮砚乡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一家四口全靠父亲制砚、售砚来维持。20世纪80年代的洮砚乡交通闭塞,砚台并不好卖,马万荣的家境很贫寒,有时候连肚子都吃不饱。
屋漏偏逢连夜雨。1993年马万荣的父亲收集了自己与乡亲们的砚台供货到新疆的一家玉器厂,怎奈厂子老板欠了房租,店面被法院查封,马万荣父亲的砚台也一并被查封了。父亲欠下乡亲们12万元的巨额债务,人也杳无音信。
马万荣作为家里的长子,不得不辍学去务工撑起这个家。从小跟着做洮砚的父亲,马万荣耳濡目染地自然对制砚也略懂一二。从同乡制砚高手到省级洮砚大师,马万荣虚心学习,勤奋踏实,不怕吃苦,历经17年的求学之路,2014年马万荣终于在自己的家乡卓尼县成立了属于自己的洮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传习基地,占地面积4700多平方米。
在进一步学习制砚艺术的过程中,马万荣不断学习名师大家的制砚手艺,同时自身也开始提升文化艺术的修养,使得原本冰凉普通的洮河绿石能够雕刻出栩栩如生的山水人物图案。
对于洮砚来说,一块砚石买来的时候是200元,如果刻得不好,只能卖300元甚至更低。如果刻得好就能卖到3000元甚至更高。在马万荣的手下一块块砚石,无论大小,甚至是别人废弃的,他都会雕成一件件宝贝,熠熠生辉。
制作一台洮砚一般需要选料、设计、出胚、粗雕、修型、细刻、开神、打磨、降墨、打蜡、陪盒、包装这12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要相当考究。在马万荣的作品中,曾有一台洮砚用到二十多把刻刀,耗时2个多月。
马万荣的作品中,每一笔都是一刀而成,刀工的精湛,艺术的造诣皆表现出这个年轻大师的扎实功底和非比寻常的韧性。
“灵感都是一瞬间产生的。”面对每一块砚石,马万荣先不急于雕琢,放在自己能看见的地方,时不时望一眼,不知什么时候,在脑子里便形成一个画面,这就是灵感。
砚台打磨的过程是又脏又耗时的,一个人需要耐得住寂寞又不怕脏才能完成这一关。
同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的洮砚,可能不如安徽的歙砚跟广东的端砚名气大。马万荣带着自己的作品到南方端、歙砚大师们的面前,使他们对精湛的洮砚艺术刮目相看。
“真没想到洮砚能雕刻出如此精美的效果。”南方端、歙砚大师们纷纷赞叹道。
“技艺就是要传承下去的,不能自我保留,要多带徒弟,认真传授他人,洮砚技艺才能代代相传。”目前为止,马万荣共带出包括弟弟马万清在内的50多名徒弟,其中有12位是省级大师。
2017年,马万荣被卓尼县委、县政府授予首届“最美卓尼人”称号。2005年至2017年间,马万荣在国内举办的各种工艺美术作品评选中,获得奖项177个。
有一句话叫做:学习没有捷径,成功绝非偶然。从一贫如洗的寒门子弟到如今的甘肃省洮砚美术工艺大师,马万荣展示出了如洮河般坚韧不拔的品格。虽然历经了许多艰难坎坷,但他从来没有退缩畏惧,一直努力,奋勇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