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上评论】学生干部官僚化的深层之忧
原标题:【陇上评论】学生干部官僚化的深层之忧
梁发芾
淡化和消除“官本位”影响,尤其要深入进行政府职能改革,实现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化
近日,一份中山大学学生会的干部任免名单在网络引热议。这份《中山大学学生会2018—2019学年度干部任命公告》名单上,按秘书机构、组成部门、办事机构三个层级,列举了近200个学生会干部岗位。有的层级中还注明了“正部长级”“副部长级”等标示。
学生干部等级化官僚化问题,并非中山大学学生会如此,甚至在一些小学也盛行。虽然小学学生干部并没有明码标明什么副部长正部长的级别,但是有些家长为了能够给孩子争夺一个班长副班长的干部头衔,也是“蛮拼的”,而成功当上学生干部的学生,小小年纪往往摆出十足的干部派头。可见“官本位”思想在校园也是很有市场的。
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化发展的社会,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每一个行业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每个行业都需要一批兢兢业业为之奋斗的专业人士,每个行业的奋斗者都应该得到社会的尊重和推崇。而从事国家公共事务管理的官员则只是三百六十行中的一行而已。社会过分尊崇和追捧官位与官品,可能使人才资源的配置出现扭曲,使更多的人才拥挤到公务员队伍中,而其他需要人才发挥作用的地方,却配置不到优质的人才资源。近日来,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与先进国家水平的差距,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提高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必然需要大量投身该事业的专业技术人才。如果人们都想着当这级那级干部,一门心思想要去行政管理部门谋个一官半职;如果学有所长、学有所成的人最后都去当官,那么,事关国运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的研发和突破,靠谁呢?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与世界的差距,与我国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有没有关系?这些问题,正是学生干部官僚化的深层之忧。
“官本位”盛行,主要有如下原因。首先,我国是一个有两千多年官僚制传统的国家,具有世界上最悠久而成熟的官僚系统和制度,“官本位”思想和影响根深蒂固。古人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但这里所谓读书,并不包括阅读探究人类社会或者自然世界秘密和规律的科学书籍,而是苦读应付科举考试的四书五经和八股时文,读书的目的,是为了通过中举而当官。历史上,当官尤其当大官因而光宗耀祖、封妻荫子被认为是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杆。其次,利用做官为宦的方便获取不当利益和特权助长了“当官热”。尽管由此获取的好处可能是灰色的,见不得阳光的,但是,它无疑对于人们的择业具有很大的诱导性。再次,政府职能转化不到位,一些地方官僚主义和衙门习气盛行,给社会提供了不良示范。高高在上做老爷的八面威风,对下级的颐指气使,对管理对象的予取予求,都会让一个官员自我膨胀,从内心深处生发出作为人上人的权威感、成就感和虚荣心,这种不正常的现象,给社会尤其青少年学子提供了完全错误的示范和导向,使青年学子产生“大丈夫当如此也”的志向和追求。
“官本位”对于社会的正常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尤其当受到高等教育,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精华都以谋个一官半职为荣,放下专业走上拥挤的入仕当官独木桥时,这种状况对社会人力资源的浪费非常严重。
国家要走向现代化,必须淡化和破除“官本位”思想。毋庸置疑,淡化“官本位”工作应该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教育抓起。学校要为国家建设培养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这才是学校教育的目标。如果学校教育不能破除“官本位”影响,把培养大官,或者把学校走出了多少高官作为衡量学校成功与否、成就大小的标志,那么,这样的学校就不是合格的现代化学校,这也是对大学各种专业的自我否定和嘲弄。
淡化和破除“官本位”影响,要坚定不移地预防和反对腐败,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使掌控公共资源的管理者利用职务之便以权谋私的腐败和特权没有发挥的空间,没有生长的土壤,真正消除当官即可发财的预期。如果当官不能发财,不能获得各种灰色或黑色收入,那么,当官的吸引力必然会大为降低。
淡化和消除“官本位”影响,尤其要深入进行政府职能改革,实现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化。从事公共事务管理的人员,要从高高在上管制社会公众,变为放下身段服务社会服务人民,从当老爷摆架子显威风,转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人民的公仆和勤务员。实行这种转变后,当然就不存在“官本位”了,当官也不过是服务社会和人民的不同职业分工而已,对当官趋之若鹜的现象,也就会冷淡下来。人们该干什么就干什么,能干什么就干什么,爱干什么就干什么,人才资源的配置就会逐渐合理化效率化。
- 2018-05-25以实际行动确保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甘肃省各地干部群众学习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
- 2018-01-16甘肃省教育厅部署寒假学校学生安全工作 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值班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