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40年】青江驿:从“苦甲天下”到美好生活
原标题:【壮阔东方潮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
【我们的40年】青江驿:从“苦甲天下”到美好生活
记者 陈泳 通讯员 宋秉棣
40年前,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包产到户”犹如一声春雷,唤醒了沉睡的中国大地。而就在那时,在距离小岗村千里之外的甘肃山区,一个公社也率先在当地搞起了“多划自留地、包产到户”,成为甘肃农村改革的先进典型。
这个公社,就是当时的甘肃“小岗村”——会宁县青江公社。它下辖青江驿、代家湾等8个大队。1983年,青江公社改为青江驿乡,原来的大队改为村。2005年,青江驿乡撤乡并入太平店镇。
40年栉风沐雨,青江人从种下改革的第一粒种子到驶入全面发展的快车道,经历了划时代的变迁。
率先“包产到户”,让群众不再饿肚子
青江公社位于会宁县东南山区,是改革开放前全县最贫困的地方。“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吃粮靠返销”是1978年以前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的真实写照。
“一年收成仅够吃3个月,其他9个月要吃国家救济粮。‘大锅饭’‘八两粮’把人吃懒了,心吃散了。”谈起当时的情况,现年87岁的原青江公社党委书记唐俊英记忆犹新。在他看来,不按劳分配、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的办法,把人拖穷了,把地拖“瘦”了,把集体经济拖成“空壳”了。
“挖野菜、吃糟糠充饥,艰难度日的情形不时地浮现在我眼前。”“没有上级文件,没有批示,多划自留地,就是违背政策。”怎么办?当时的唐俊英在心里展开了激烈斗争。
1978年7月,唐俊英果断做出决定:给全公社每个社员划分1亩自留地。但按当时的政策,每个社员只能划3分至4分地,多划自留地的做法一时在青江炸开了锅。
当年,平均每亩自留地产出粮食200多斤,基本能够解决一个人半年的口粮。尝到了多划自留地的甜头后,群众务农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这也更加坚定了唐俊英的想法:唯有改革才有活路,要改就改个彻底——“包产到户”。
为此,唐俊英多次在公社大会上力排众议,并在最后一次干部大会上明确宣布:在青江公社62个生产队全面实行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这一消息不胫而走,让全公社群众精神为之一振。
说干就干。1979年的冬天,年近半百的唐俊英带领社队干部,踏着积雪,翻山越岭,走村串户,和乡亲们商量筹划包干、丈量地块、搭配分地、分发农具牲畜等“群众盼着干”的大事。
20世纪80年代的第一个春天,家家户户忙于备耕、春耕,发展生产的火热激情顿时在青江大地点燃。这一年,政策好,人努力,气候好,青江公社的夏粮获得了大丰收,人均产粮达到1000多斤,创造了历史上夏粮产粮的最高水平,总产和单产都比往年增长了一倍以上。
能吃饱肚子的老百姓心里乐开了花。“以前,我们都是拿着头巾、簸箕去领粮食,包产到户后第一年,乡亲们用架子车一车一车地往家里拉粮食。”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原青江驿大队中街生产队会计白孝思仍激动不已,“不再饿肚子,天天吃着白面馍,这前后一年的变化实在太大了!”
青江公社实行包产到户,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做法一时间传遍陇原大地,改革的实践成为全省农村体制改革的先进典型和学习榜样,被誉为甘肃“小岗村”。
推动“土地流转”,使土地焕发新的生机
40年过去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好政策,让早已解决了温饱问题的青江山区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改革开放后,家家户户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尤其是近10年来,很多农民外出务工、进城陪读,大量土地撂荒了。”太平店镇代家湾村党支部书记陈胜明告诉记者,土地零碎分散经营、利用率不高、资源闲置浪费等现象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在村“两委”班子的鼓励带动下,代家湾村开始尝试流转土地搞合作化规模经营,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
2016年,村民陈志刚成立了会宁县天缘种植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形式在全村流转土地2500亩,带动66户种粮大户流转土地1000亩,取得了较好收益。“种植的2500亩蚕豆,通过‘订单种植’的方式统购统销,每年收入10多万元。”提起收入,陈志刚信心十足地说。
“把土地集中起来,一方面提高了村集体经济总量,另一方面又让农户有了稳定的收入。”陈胜明说。
“村里号召流转土地,我把没能力耕种的20亩荒地租出去,腾出手来搞特色养殖。”村民裴学用介绍,他每年不仅可以拿到土地流转费,还有发展养殖业的1万多元进账。
村民冯菊铃闲暇时间在合作社种植基地上务工,每年收入近万元。
这样的例子,在代家湾村还有很多……
从当初的包产到户到如今的集中土地、盘活土地资源,代家湾村的历史与今天,无疑是对“依靠人民推动改革、改革成果惠及人民”的最有力的诠释和最生动的写照。
饱享“改革成果”,好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如今的“青江”,思想不断解放,改革逐步深化,广大群众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信心。
“40年来,各类惠民利民的好政策频频出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水路房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改革发展红利让群众真真切切地得到了实惠。”太平店镇党委书记王宝忠说。
“不怕狼,不怕鬼,就怕缺少一担水。”以前,在当地群众中流传着这样一段俗话。2016年,在这个吃水贵如油地方,自来水入户工程全面实施,几代人盼望的“自来水梦”变成了现实,已有1000余户群众喝上了甘甜纯净的自来水。
“晴天似吃土,下雨怕摔跤。”这是群众对当地道路的形象描述。近年来,政府大力实施了农村道路“村村通”工程,使村组道路硬化率达到了90%以上,水泥路直通到家家户户,农民出行难问题解决了,农特产品也有了“出路”。
“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家家住的塌塌房。”20世纪七八十年代,每家都是土坯房,挡不住风,遮不住雨,更保不了暖。如今,土坯屋变成了砖瓦房,房间里宽敞明亮,现代化家具一应俱全,祖祖辈辈期盼的“安居梦”实现了。
“路通畅了,房建阔了,山变绿了,吃水不再困难了,就医、上学、购物方便了许多,好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青江驿村村民侯维刚乐呵呵地说,现在他们已经开始追求生活的质量了。
40年来,改革开放的一系列政策犹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着祖国大地,青江人用辛勤和汗水描绘着一个又一个灿烂的春天,也必将传承吃苦耐劳和勇于创新的精神,迎接新时代一个又一个收获的季节。
相关新闻
- 2018-06-19【专题】改革开放40年 喜看陇原巨变
- 2018-06-29【改革开放40年·我为甘肃点赞】国企改制改变了我的生活
- 2018-06-27甘肃设立省长人才奖主要用于4项人才奖励 对创新团队一次性奖励3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