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要闻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甘肃张白村的“城市生活”

18-06-27 07:48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编辑:狄东阳

【专题】改革开放40年 喜看陇原巨变

  原标题:壮阔东方潮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

  张白村的“城市生活”

  本报记者 白德斌

  晨曦中,张白村的老人们走到广场上锻炼身体,呼吸着新鲜空气,舒心惬意。

  不远处的馒头店里,刚出笼的馒头、花卷热气腾腾。村里人陆续前来购买,十几笼馒头很快销售一空。

  孩子们背着书包欢快地奔向校门。三层的教学楼,设计现代、色彩绚烂,和城市里的学校没有太大的区别。

  “滴~滴滴~滴!”汽车的喇叭声响起,一辆通往中滩镇的公交车缓缓停在了广场旁,再换乘一次就能到达30公里外的城区。

  晨练的老人、上学的孩子、忙碌的馒头店、按时到站的公交车……在天水市麦积区中滩镇张白村,人们已经越来越接近于“城市生活”。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我们现在的生活。”今年已经近70岁的张思让老人说,他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见证了这个村子的沧桑巨变。

  人均“4分半”与年均“2万元”

  和麦积区中滩镇的诸多村庄一样,张白村的路、水、电和沼气,都实现了从无到有。

  其中,路,是张白村这些年来变化最大的。从土路变成水泥路,从2米拓宽到6米,极大地方便了张白村群众的出行。

  但有一样,张白村却从未变过,那就是这个村子的人均耕地。

  而这点,使张白村成了一个“特殊”的村庄。

  “人均耕地只有4分半,种粮食根本不够吃。”张白村党支部书记徐春明说,由于人口多,耕地少,张白村人大都依靠外出务工维持生计。

  外出务工,成了张白村的传统。

  目前,全村3700多人中,外出务工的就有1200多人,每年人均收入2万元。

  在城市里务工,自然就要学着去适应城市的生活节奏。久而久之,张白村人的思想开始解放,生活习惯也慢慢发生着改变。

  “这么多年,举家迁走的不多,大概30几户,大多数人还是觉得村里好。”徐春明说,很多人挣了钱,却还是选择了回来。

  改革开放初期,张思让老人就外出务工,后来成了远近闻名的“包工头”,带富了一大批村里人。

  如今,张思让的儿子同样在外务工,而他在家里带孙子,闲的时候种种花,生活悠然自得。

  “我生活得很幸福,因为我们遇上了好时代。”张思让老人说。

  “不计较”与“好商量”

  在城市里见的世面多了,是不是对村里的事就不怎么计较了呢?

  在张白村,涉及个人利益的事情好商量,但在事关全村发展的重大决策上,每家每户都会“斤斤计较”。

  “大家对村里发展的事都非常上心。”村支书徐春明说。

  2007年,国家提倡新农村建设。张白村的群众早早地就行动了起来,他们围在一起商量,要把张白村建成新农村的样板,让村子的面貌焕然一新。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张白村被列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支持新农村建设示范区。

  这,成了张白村发展中的一个“分水岭”。由于项目资金的支持,村里的道路硬化了,通上了自来水,盖起了42栋小别墅,住房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在张白村,群众拥护、信任村党支部,村党支部也尊重群众的意见与建议,干部与群众形成了和谐共生的良好局面。

  早在2008年,时任村支部书记的张彦杰为了将村里的路早日修好,劳累过度,倒在了工地上,永远地离开了,张白村的群众纷纷含泪送别。

  “为了整个村子的发展,我们不会计较个人得失,大家都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张白村党支部副书记张顺祥说。

  思想观念的进步,早已超越了张白村这片土地的变化。

  村医务室与“120”救护车

  张白村已经习惯了有车的生活。

  村民们买车,有些是为了跑运输、做生意,但更多的是为了提高生活品质。

  当人们开始注重生活品质的时候,意味着他们具备了相应的基础。

  衡量生活品质的标准,除了挣钱的多与少之外,还有身体是否健康,医疗保障是不是很好。

  张锋俭是张白村医务室的医生,他当村医已经15年了。正规卫校毕业后,张锋俭还在专业医院深造过,成了一名全科的村医。

  村里群众一旦有个头疼脑热的,他都能够及时有效地治疗。

  “基本上一些小病都可以看,药物也都齐全,但是大病或者突发疾病还是需要到大医院去治疗。”张锋俭说。

  张锋俭口中的大医院,主要是指天水市的几家医院。

  对于张白村的群众来说,这些医院离得并不远。由于交通便利,“120”救护车可以随叫随到。

  去年,村里一个年轻人突发脑溢血,不到20分钟救护车就开到了家门口。由于救治及时,没有出现生命危险。

  如今,张白村的老人们都有手机。身体不适时,一个电话就能解决所有问题,所以儿女们也能放心地外出务工。

  几天前,张锋俭的儿子高考,他关了医务室的门,专心陪儿子到市里去考试。

  对于张锋俭的暂时离开,村里的群众显得非常平静,因为他们心里不慌。

  村里的小学与城里的孩子

  张白村人之所以那么重视教育,或许与他们见过世面有关系。

  早在1999年,村里就集资40万元修建了一栋4层的教学楼,还配套了教师宿舍。

  自此,张白小学成为中滩镇第一所盖楼的学校。

  良好的条件吸引了一批优秀老师的到来。“现在我们学校共有18名老师,其中高级教师就占到了一半。”在张白小学工作了十几年的副校长刘桂红说。

  除了硬件设施,张白小学还开设了舞蹈、音乐等素质教育课程,特别是自有课程腰鼓课,多次在比赛中获奖。

  张思让老人的孙子就在张白小学上学。“儿子在城里买了房子,孙子的户口也落在了城里。”张思让说,儿子一直想把孙子接到城里的学校去念书,他没同意。“因为张白小学在全区范围内,是数一数二的好学校。”他说。

  从教育局的排名来看,确实如此。

  张白村人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每年村里都会有孩子考上大学,村委会会专门召开大会,对他们进行奖励,以此激励村里的孩子继续努力学习。

  葡萄树与月季花

  张白村人均耕地少,但是集中起来却不少。近年来,村里科学谋划,引进了威龙葡萄酒种植项目,通过土地流转,将大部分土地集中起来,规模化种植葡萄。

  “一年一亩流转费1000元,而且还可以在葡萄园里务工,收入也不错。”徐春明介绍说。

  将短板变为优势,张白村盘活了由于外出务工而闲置的土地资源,让群众多了一份收入。2017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6900元。

  但不容忽视的是,村里还有101户贫困户,虽然只占到全村人口的9%,却是最难啃的硬骨头。

  “这些贫困户都是因为家里有大病,没有劳动力造成的。我们现在正在积极鼓励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给他们脱贫致富的信心。”徐春明说。

  为了不让贫困户落在后面,村干部主动帮助他们找适合发展的项目,协调扶持资金,寻找销售渠道,一户一户帮扶,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徐春涛,从小就患有小儿麻痹。身体虚弱的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同龄人外出务工,挣了钱回来,跟他讲外面世界的精彩。

  一度自卑的徐春涛感觉自己给张白村拖了后腿,精神极度消沉。

  精准扶贫开展后,村党支部与徐春涛经过多次沟通,为他确定了一个特殊的产业项目——培植月季花。

  2015年,徐春涛顺利贷到了5万元精准扶贫贷款,引进两万株月季,目前已经超过了5万株。

  通过网络平台销售,月季收入十分可观,还带动了1户贫困户一起种植。

  “养花不费力,还能缓解压力、调节心情。感觉人生又有了希望!”徐春涛说。

精彩推荐

  • 甘肃靖远枸杞爱心采摘节7月21日至23日向八方宾客发出诚挚邀请(图) 甘肃靖远枸杞爱心采摘节7月21日至23日向八方宾客发出诚挚邀请(图)
  • 【鸟瞰甘肃】天水武山:游千年洞天福地 览世界摩崖大佛(组图) 【鸟瞰甘肃】天水武山:游千年洞天福地 览世界摩崖大佛(组图)
  • 甘肃张掖:夏日荷花开 吸引游客来 甘肃张掖:夏日荷花开 吸引游客来
  • 省内专家学者、文化名人就兰州历史文化、文化产业发展交流研讨—— 为七里河文化产业发展集中“献计” 省内专家学者、文化名人就兰州历史文化、文化产业发展交流研讨—— 为七里河文化产业发展集中“献计”
  • 【飞“阅”中国】航拍甘肃民乐油菜花海 流光溢彩如金色“地毯” 【飞“阅”中国】航拍甘肃民乐油菜花海 流光溢彩如金色“地毯”
  • 聚焦服务惠民生 ——兰州市公有房屋管理中心转作风优服务纪实 聚焦服务惠民生 ——兰州市公有房屋管理中心转作风优服务纪实
  • 甘肃敦煌迎来旅游旺季 甘肃敦煌迎来旅游旺季
  • 绿起来富起来美起来 ——榆中县来紫堡乡冯湾村见闻 绿起来富起来美起来 ——榆中县来紫堡乡冯湾村见闻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
2   【百日会战】甘肃天水一银行不履行协助
3   图解:奔跑吧!“兰马”↓↓↓
4   林铎在省机构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
5   关爱眼睛健康 兰大一院举行“爱眼日”
6   受贿超2700万 甘肃省林业厅原厅长马光
7   林铎在甘肃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推进会议
8   兰州中川国际机场开通南京至兰州至阿勒
9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甘肃各地将
10   甘肃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省委书记林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