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时政

重生:十年巨变——陇南市“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十周年纪实

2018-05-11 07:48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原标题:重生:十年巨变——陇南市“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十周年纪实

  文县贾昌小学是灾后重建最早投入使用的学校。

  武都区东江“5·12”纪念园。本报通讯员冉创昌

  记者 陈多

  当岁月的指针再一次走近“5·12”这个刻骨铭心的日子时,陇南,迎来了震后的第十个年头。

  10年前,一场8.0级的强烈地震,突袭了四川省汶川县,强大的地震波震动四川、重创陇南。

  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关键时期,党中央、国务院给予陇南亲切的关怀和巨大的鼓舞,各路大军紧急驰援,各方力量汇聚灾区,陇南人民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力量。

  如今,曾经满目疮痍的陇南地震灾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陇南在重建中崛起、人民在感恩中奋进,建设美丽新家园,开创了幸福新生活,以十年巨变,向曾经的苦难告别,向美好的未来进发。

  城乡之变:这10年陇南城乡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基础设施更完善,城乡更美丽,百姓生活更幸福

  十载同心,涅槃重生。

  走进徽县龙头新村,一排排干净整洁、宽敞明亮的四合小院矗立在秀美的山川之间,村内巷道的墙上布置了不同内容的宣传图板,丰富多彩的文化墙反映出村民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展现了龙头新村灾后重建十年的喜人变化。

  龙头新村的原址是一片河滩地。2008年“5·12”地震灾害发生后,徽县江洛镇赵河、黄坝、邱张门、沿川等山上的村民房屋瞬间倒塌。

  因山上没有适合建房的地基,镇政府积极组织企业整平河滩地,展开异地搬迁重建工作。

  “走的是土路,吃的是河水,天晴满脸土,下雨两腿泥。”提起10年前的生活,54岁的村民陈战林不由地长吁短叹。

  地震前,陈战林一家住在山上的破旧土房里,每次回家要蹚河、爬山,遇到下雨天便没法出门。地震后,土房倒塌,他家被确定为搬迁重建户,成为龙头新村异地安置对象。

  “现在我们的生活变化可大了,住进了四合院,走上了水泥路,还吃上了自来水。”搬迁后的这些变化,让陈战林打开了话匣子。

  历经这样变化的,何止龙头新村?

  文县碧口镇与四川省青川县木鱼镇紧邻,距离震中汶川不到200公里,是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甘肃陇南受灾最严重的乡镇之一。震后全镇确定重建维修共计2819户,截至2009年12月底,恢复重建维修任务全面完成。

  除了房子焕然一新之外,碧口镇的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新建了集休闲、避险、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文化广场和公园,公共停车场、卫生公厕等一应俱全;实施了白龙江左岸房屋仿古风貌改造、中街上街仿古风貌改造、滨河路人行步道改造等基础性工程……

  如今的碧口镇,不仅碧水依旧,更成了宜业宜游、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文化名镇,成为陇南对接川渝的“新窗口”和主阵地。

  发展之变:陇南坚持走生态优先、差异竞争、特色取胜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发展滞后,曾是陇南的“标签”。如今,“互联网+”“大数据”“绿色发展”等,正成为陇南特色发展的新标签。

  十年变迁,历经蜕变。重建,不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还带来了理念的转变。在陇南,以创造力为引领,曾经的受灾群众缝合伤口、忘却苦难,蹚出了一条条重建新路。

  徽县水阳镇石滩村村民梁倩娟曾是深圳一家世界500强企业的员工。打工期间,她发现大城市里的人们对绿色健康的饮食很感兴趣,而家乡正好就有丰富的纯天然农产品。借助陇南市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的东风,梁倩娟回家乡开办起淘宝店铺“陇上庄园”,让家乡美味走出了大山。

  康县王坝镇何家庄村是灾后重建村。“依靠灾后重建打下的坚实基础,何家庄村立足自身优势,打造美丽乡村,转变发展方式,以‘三变’改革推动田园综合体发展。”王坝镇政府工作人员赵国栋介绍说,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的初衷就是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而何家庄村正在进行的,就是一场村民积极参与并实现增收致富的实践。

  老家客栈户主何德康是这场实践的受益者之一。他家以前是因学致贫的贫困户,地震之后家里的土坯房成了危房,一家人生活举步维艰。“当时,我们受灾群众每户可以领到2万元补助,还有5万元贴息贷款。”何德康说,后来,他用房屋入股村里的旅游公司成为“股东”,还给公司网店供应山野菜,一年下来能有5万元的收入。“在家门口就能轻松赚钱,既舒心又轻松。”何德康笑着说。

  如今,这样的鲜活事例在陇南的大山深处比比皆是。

  就在去年,陇南市各级组织迅速行动,全面拆除了村民活动中心围墙,3100多个村民服务中心全部实现了“开放式办公、零距离服务”。“一墙之拆”,拆除的是干部群众之间的“心墙”,折射出的是共享的理念、开放的姿态。

  创新无止境。群策群力的创新,推动灾区从悲壮走向豪迈,也催生出陇南儿女推动发展的巨大潜力与活力。

  民生之变:从“满目疮痍”到“满眼生机”,陇南不断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不断提升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陇南灾后重建的各项工作围绕的是群众,受益的也是群众。

  按照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七有”标准,陇南市在灾后重建中书写了一份温暖的“民生答卷”。

  2016年,是让陇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永远铭记的一年。就在这一年,这所拥有60多年光荣与梦想,肩负着服务全市及周边地区300多万人口生命健康的医院,顺利搬迁至东江新区的“新家”。

  新生儿科主任杨云莲至今对这次搬迁记忆犹新。“一个听诊器一双手”,杨云莲一句话诠释了这家医院筚路蓝缕的发展历程。“以前,我们医院只有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仪器设备和医疗技术都跟不上,遇到特别危重的新生儿,只能进行转诊治疗。”她说。

  经过多方援助,新医院成立了专门的新生儿专科,微量输液泵、进口恒温设备、蓝光治疗仪、心电监护仪、血气分析仪、抢救复苏器具等新生儿急救及治疗设施一应俱全,为成功抢救高危新生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系统。

  目前,一栋功能更加完善的儿童专科病区楼正在加紧施工。重建过程中,陇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从无到有,从零起步,如同一枚幼嫩的花朵,正在不断茁壮成长,绽放出鲜艳的光彩。

  汇聚了万千关爱的,还有陇南市武都区深圳中学。地震发生后,深圳人民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对口援建陇南灾区。2008年9月14日,满载希望的武都区深圳中学正式开工建设。2009年8月28日,不到一年的时间,武都区深圳中学就正式交付使用,在灾区书写了“深圳速度”。目前,深圳中学已成为一所功能齐全、设备一流、环境优美的学校。走进这所学校,一张张绽放着快乐幸福的笑脸,一幕幕埋头学习的场景随处可见。崭新的教学楼,设计新颖的学生宿舍,宽阔平整的操场,处处给人清新悦目之感,透射着现代化的气息。

  十年时间,陇南从悲壮走向豪迈,让伤痛化成力量,在涅槃重生中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