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头条 >> 专栏

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努力开创兰州城乡生态建设新局面

2018-03-12 11:25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日报

  原标题: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开创兰州城乡生态建设新局面

鸟瞰兰州

绿树成阴

湿地公园风景如画

郁郁葱葱的山岭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十九大报告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部署要求,科学谋划和积极推进兰州市城乡生态建设,让兰州“绿起来、强起来、美起来”,是全市城乡生态建设战线不可推卸的政治担当和义不容辞的岗位责任。

  阳春三月,大地回暖,正是全体市民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国土绿化、开展造林植树的黄金季节。为了让社会各界和全市人民能全方位、多层面了解我市城乡生态建设的基本情况,让社会各界有志之士和广大市民有序参与到全民义务植树以及养绿、护绿中来,记者就相关话题专程采访了兰州市绿化委员会副主任、兰州市生态建设管理局局长王立吉。

  全民义务植树法规解读

  记者:党的十九大对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新的目标,做出了新的决策部署。对于我市来说,要贯彻落实党中央的这一系列决策部署,我们应做好哪些工作?

  王立吉:党的十九大报告用43处“生态”、15处“绿色”、12处“生态文明”、8处“美丽”,总结了过去五年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要求、新目标和新部署,重视程度之高、部署安排之细、推进力度之大,史无前例,折射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勾画锦绣山河的决心与担当,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树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里程碑。

  兰州是大城市、大农村、大工业、大生态并存的城市,是甘肃省省会城市。多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省委“走在前、做表率”的要求,全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增资源、抓项目、强产业、惠民生、美城乡”为总目标,立足构建生态安全屏障和促进城乡增绿、产业富民两大目标,农村区域有序落实国家林业重点工程、推进南北两山绿化改造和提升、壮大富民生态产业,稳步推进林业改革,不断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有力地提升了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发展水平,构筑起了坚实的生态安全体系、高效的生态经济林体系和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城市区域全力实施了“增容扩绿”工程,通过大力整治城市六大出入口,扩充城市绿地空间,通过保护开发黄河湿地,着力打造“城市绿肺”,通过拓建主题公园、改造老旧公园,加大重点区域景观改造,塑造城市特色风景,通过构建山、河、路为主的城市绿地生态体系,快速发展城市园林绿化,全市城乡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森林面积达到32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3.77%;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累计达到7788公顷(合11.68万亩),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3.92%;绿化覆盖率达到3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1.06平方米,于2017年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

  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大力弘扬“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不忘初心,接续奋斗,撸起袖子加油干,全面落实“十三五”生态建设与发展规划,创新举措方式,整合各方投入,着力抓重点、补短板,夯基础、育特色,积极巩固国家园林城市建设成果,有序提升城市绿色景观,加快林业生态产业发展,致力美丽生态村镇打造,推进绿色通廊构筑,加强森林和湿地资源保护修复,努力提升全市绿色承载能力,让兰州“绿起来、强起来、美起来”,全力以赴推动全市生态建设事业再上新台阶。重点要落实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在农村生态建设方面,逐级落实新一轮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建设、天然林保护、重点公益林管护等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大力实施全域造林绿化工程,大力推进经济林产业、苗木花卉产业、森林旅游产业和林下经济产业,做强做大林业产业;有序实施村庄绿化、建设绿色通廊;稳步推进国有林场改革,继续深化集体林权综合配套改革。今年,要实施营造林12万亩,建立千亩以上规模的经济林果基地4个,并大力发展苗木花卉产业、森林旅游产业和林下经济产业,提升生态建设对经济发展的直接贡献率;集中打造2个生态小康示范乡镇和10个重点村,助推美丽乡村建设;认真组织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完成义务植树825万株。

  二是在城市园林绿化方面,以落实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十三五”规划为重点,在增加城市绿量、建设生态景观、打造宜居环境上抓实做细,积极巩固“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成果,推进兰州城市园林向“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迈进。协调推进城市主题公园建设、绿色通廊建设和“三小”绿地拓建改造,抓好已建绿地的改造提升,年内力争新增、改造园林绿地80公顷。

  三是在体制机制建设方面,要紧密配合,与全省同步完成全市范围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要强化协调,认真落实城市“绿线”管理责任制,管好城市“绿线”;要完善机制,做好湿地保护规划编制和湿地保护制度建立,有序推进湿地保护和修复;积极推进和加强野生动植物资源物种保护工作;积极探索生态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林业碳汇交易制度;创新、完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方式,拓宽城乡生态建设投融资渠道。

  记者:我市是省会城市,在全省的层面上来看,我市的生态建设情况,处于什么样的水平呢?

  王立吉:兰州市是黄河上游最大的中心城市,在全省生态安全屏障战略格局中具有核心、引领、示范地位,是全省构建四大生态安全屏障、五大重点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建设方面,2010年以来,我们统筹兰州老城区、兰州新区生态建设,在城市园林绿化、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兰州新区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等方面走在全省前列。生态科技方面,我市充分发挥区位、信息、人才、资金等优势,在“院地合作”、科研及科技成果推广方面处于全省前列。生态工程管理方面,我市严格按照国家、省上的要求,在“绿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同时,更加注重生态工程管理,在安全生产、规范实施等方面位居全省前列,受到省上的表彰奖励。

  记者:我市的地理、气候条件特殊,生态建设方面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和工作短板,请您从行业的角度具体分析一下,我们应该如何破解?

  王立吉:兰州地处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带,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土壤贫瘠,干旱少雨,水土流失严重,植被稀疏且分布不均,生态环境脆弱,绿色十分珍贵,生态建设、保护与修复任重道远。目前,全市生态建设工作还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主要有:

  一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全市天然林和重点公益林总量不足,森林覆盖率低,森林公园数量少、档次低,城市公园绿地面积小、分布不均,与群众休闲健身、游憩娱乐的需求差距很大。为此,我们将依托国家林业重点工程,连片化、工程化、专业化实施营造林,扩大有林地面积,逐步提高森林覆盖率;依托城市规划建设,逐步实施抽疏、拆围、增绿工程,积极推广以屋顶绿化、垂直绿化为主要内容的立体绿化,推进城市绿量增加;依托黄河穿城优势,积极实施黄河沿岸湿地生态修复,建设湿地公园,保护城市“绿肺”;依托城市棚户区改造及区域性开发建设,积极推进金城公园二期、彭家坪中央生态公园、雁滩中心公园等城市主题公园建设。

  二是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存在诸多短板。主要表现在:美丽乡村建设薄弱,“四旁”植树基础条件差,群众对自觉参与环境绿化、保护林地树木的主体意识不强;同时民间投资的参与性不强。为此,我们将立足实际,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集中资金,每年实施2个乡镇和10个重点村的生态绿化,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村镇绿化的典型样板;我们将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激发民间投资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和绿色通廊建设的热情。

  三是生态建设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矛盾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全市生态建设现状指标较低、生态产品供给链短、生态红利不足,特别是广大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期望值高,对美丽乡村、森林旅游和花卉产业、健康养生,有很大需求和更高追求。为此,我们将依托国有林场改革,在西固区、红古区打造3个郊野森林公园,推进森林康养、森林旅游快速发展;依托城市建设和发展,启动兰州植物园二期项目和兰州动物园易地搬迁,建设和提升一批小游园、小广场、小绿地,为群众提供更多、更有品质的休闲场所;依托兰州周边区县苗木、花卉、林果产业基地,推进家庭林场、特色林果基地、采摘休闲产业快速发展。

  记者:2017年我市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市生态建设管理局是我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的牵头单位,在此期间必然付出了很多的努力,请您谈谈自己的看法。

  王立吉:国家园林城市是对一个城市生活环境、生态环境、生产环境的综合评价,是一个含金量非常高的品牌和名片,是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的最高奖项,无论从提高城市生态质量、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还是从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来看,创建国家园林城市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对于我市来说,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历经16年的艰辛努力能够喜获“国家园林城市”荣誉,实属不易。期间,市委、市政府决心很大,提出要全力创建、志在必得,为此市政府专门召开工作会议,为各区政府、创园各成员单位分任务、压担子,整合各方力量推动这一工作。特别是在7项否决性指标的达标建设上,我们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紧盯短板集中用力、找出薄弱攻坚克难,举全市之力促创建,投资强度前所未有,投入力度前所未有,督促协调前所未有,使一些“硬伤”得以及时弥补,使一些软指标进一步夯实,终于换来蓝天碧水绿色绕城,切切实实增加了城市绿量,靓丽了人居环境,完善了城市功能,改进了城市管理,增强了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了城市整体形象。

  兰州市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主要依托是贯彻落实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着力破难点、攻弱点、增亮点,突出了“五个聚焦”:一是聚焦“增容扩绿”,着力构建城市生态屏障。开辟了百里黄河风情线,建成了全国最长的沿河开放式公园和绿色生态长廊;大力实施南北两山环境绿化工程,不断完善了城市周边生态屏障,打造了城市周边生态公园;做游园绿地的文章,全力打造了城区点线面结合的绿地系统;推进城市道路绿化建设,全力打造城市绿色廊道。二是聚焦治理污染,着力打造蓝天碧水。把治理环境污染作为着力点,从减排、压煤、除尘、控车、增容、立法、严管等方面入手,集中力量综合治理,打造了国内外瞩目的“兰州蓝”。加大城市湿地资源保护力度,基本实现了城区污水全收集、全处理。三是聚焦节能减排,积极建设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在打造低碳城市建设上取得了良好成效。四是聚焦城市功能完善,提升了城市形象品位。加强了城市交通、城市环境、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补齐了城市功能短板,提高了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和承载能力。五是聚焦人居环境,着力服务民生需求。完善了社区配套设施,强化了社会保障,推进了城市管理的标准化、精细化、常态化,为广大群众营造了舒心便捷的生活环境。经历了16年的涅槃与蝶变,最终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

  兰州市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得益于社会各界及广大市民的积极参与,得益于各级部门、单位的紧密配合,得益于各级媒体全方位、多角度的舆论引导和宣传。在此,我们希望通过媒体,向长期以来参与和支持兰州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社会各界、各级部门单位及新闻媒体界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

  园林城市创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生态文明建设永远在路上。兰州市成功创建为国家园林城市,是我市城市园林绿化高水平建设新的起点。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为目标,积极巩固和提升创建成果,着力抓提升、建靓点,补短板、促长效,不断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努力提升城市绿色承载能力,实现城市的永续健康发展。

  记者 吕晟君

  关于义务植树尽责形式管理办法基本原则。方便群众、重在参与、不拘形式、灵活多样,不断丰富、拓展、创新适龄公民“直接参加绿化劳动”和“间接履行植树义务”实现形式,让公民拥有履行植树义务的主动权、获得感。

  关于义务植树尽责主体的规定。全民义务植树,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男十一岁至六十岁,女十一岁至五十五岁,除丧失劳动能力者外,按照有关规划、标准和技术要求,无报酬地以直接或者间接方式履行植树义务的行为。

  关于义务植树尽责的形式。全民义务植树,尽责形式分为造林绿化、抚育管护、自然保护、认种认养、设施修建、捐资捐物、志愿服务、其他形式等8类。

  关于义务植树尽责的折算标准。以上各种尽责形式,都相应制订了折算标准,具体为:

  (1)栽植乔木1株,栽植灌木1丛,培育苗木10株,栽植容器苗10株,栽植绿篱3平方米,种植或者铺设草坪3平方米,对屋顶、墙体、阳台等进行绿化1平方米,在单位、街道等公共场所节日摆花10株(盆),完成其中一项折算1株植树任务;参加整地、挖穴等造林绿化劳动半个工作日,折算完成3株植树任务。

  (2)抚育幼树5株,抚育密植灌木5株(丛),管护绿篱或者草坪6平方米,管护屋顶、墙体、阳台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绿化面积2平方米,完成其中一项折算1株植树任务;参加抚育管护劳动半个工作日,折算完成3株植树任务。

  (3)繁育珍贵树种苗木5株,主动向管理部门报告需要救护的保护级别陆生野生动物情况,清理、拆除非法设置的毒饵、猎夹、猎套等非法猎捕工具1个(件、套),林中悬挂人工鸟巢1个,完成其中一项折算1株植树任务。参加野生动物栖息地修复,荒漠化防治、退耕还林(草)、退耕还湿、山体或者废弃地生态修复等劳动半个工作日,折算完成3株植树任务。

  (4)认建城市绿地或者屋顶、墙体等立体绿化1平方米,认养其它乔灌木3株(丛),认养密植灌木、绿篱、草坪10平方米,完成其中一项折算1株植树任务;认养和保护古树名木1株,折算完成3株植树任务。

  (5)修建森林作业道,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沙漠公园步道5米(宽1米以上),森林防火带10平方米,参加修建绿化设施劳动半个工作日,完成其中一项折算3株植树任务。

  (6)自愿向合法公募组织捐赠资金用于国土绿化,每捐赠10元折算完成1株植树任务,捐献当地国土绿化急需物资按时价折算植树株数。

  (7)自愿参加宣传报道、信息化建设、科学或者法规普及、技术推广、教育培训、专业指导、国土绿化公益活动组织管理等半个工作日,折算完成3株植树任务。主动报告违反国土绿化法律法规行为或者初发林业灾情,折算完成3株植树任务。

  兰州市城市绿地及树木认建认养相关规定

  城市绿地及树木认建认养以3年为一个周期,范围包括公园、广场、游园内的绿地及树木、城市道路行道树和分车带绿地、兰州黄河风情线及南北两山的绿地及树木,要求认建绿地面积一般不小于300平方米,认养绿地面积一般不小于100平方米,认养树木以乔木、古树名木为主。

  被认建认养的城市绿地及树木的产权关系、性质、功能、面积和数量不改变,认建认养人不得擅自在其认建认养的绿地内增加建筑物、构筑物,但拥有对认建认养绿地及树木的标志权和冠名权,可监督认建认养费用的使用。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