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庆阳

【新春走基层】农村“三变”改革的庆阳宁县实践

18-02-11 08:31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农民报 编辑:张慧雅

【专题】2018年甘肃省新春走基层全媒体特别报道

  原标题:【新春走基层】农村“三变”改革的宁县实践

  一进腊月,58岁的马正孝就开始盼着外出打工的孩子回家过年,来看看家里的新变化、新气象。

  “再有几天,孩子就放假从上海回来了。”虽然与孩子不能经常见面,但是马正孝的日子却也过得舒心。

  “原来家里的几亩地,都是种种小麦、药材……一年下来只能糊口,没有余钱。现在不一样了,我把土地流转给基地,并且入股当了‘股民’,年底可以分红。”马正孝一手拿着红色的股权证,一手指着眼前的苹果基地对记者说。

  马正孝所说的基地,是宁县在推进农村“三变”改革过程中建设的海升模式股份制苹果基地。

  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道路上,宁县做出了一系列生动实践、并积累了一系列典型经验。农村“三变”改革,就是其中之一。

  找准“三变”改革“金钥匙”

  2017年一开春,马正孝所在的宁县良平镇马家村,也掀起了土地流转建苹果基地的热潮。

  “每亩地流转费刚开始是500元,我流转了2亩并且资金入股1万元……”马正孝笑着说,“现在开始,前三年我有入股资金的2%保底分红,农闲时妻子还可以来基地打工,每天收入80元。”

  建立“三变”改革“好模式”

  截至目前,宁县已建成海升模式股份合作苹果基地1.74万亩,完成项目总投资3.5亿元,入股资金3615.03万元,涉及农户3622户,其中贫困户2163户,村集体经济115个、合作社7个。

  “发展形势之所以这么好、这么快,不仅是有先进的技术和理念,还在于我们探索出了一套好模式。”宁县县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在推进农村“三变”过程中,他们大力推行“331+”的模式,即公司+合作社+农户三方合作,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项改革,以及“1”——统一管理。

  海升集团与宁县聚农苹果产业资金专业合作社采用股份合作的方式,成立了庆阳宁越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并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其中宁越公司负责基地建设、管理、品牌创建、市场拓展等工作;聚农合作社吸纳农户入社,并按照资金、土地、技术、劳务等形式向宁越公司入股,代表农户监督公司的运营,同时组织以农户为主的基地务工人员;农户则既是合作社社员、又是“股东”,年底进行分红、获得直接受益,在“耕者有其田”的基础上实现了“耕者有其股”。

  “我一年在合作社有3份收入,加起来10万元左右。”该县焦村镇任村村民谢爱福说。

  2014年,谢爱福把家里的27亩土地全部入股到村里的苗木合作社,有了土地入股分红。同时,谢爱福还兼职合作社的会计,农闲时也在合作社务工,“收入比以前翻了几番。”

  “今年,我们将在良平、新宁、焦村3个乡镇新发展股份制苹果基地6500亩,全县累计‘三变’总面积达到2.5万亩以上,农户入股规模达到7000户以上,其中4000户是贫困户。”宁县县政府有关负责人透露。

  织密“三变”改革“保障网”

  “三变”改革后,农户权益、资金监管、自然风险等方面,都会迎来一系列难题。

  为此,宁县紧紧抓住扶贫产业到户和扶贫效益到户这两个关键,逐步建立完善“三变”改革利益保障机制,让更多贫困群众增收、村集体经济增长、农村资源增值。

  “建立财务监管机制,企业和合作社设立专账,资金管理服务中心负责对企业、合作社的基地建设和财务进行监管,同时委托第三方开展审计,接受监督。苹果基地全部配建防雹网,防控自然灾害。推行苹果保险,降低灾害损失。”该县良平镇党委书记郑小龙说。

  “在苹果基地未产生效益的前3年里,由宁越公司按照村民入股资金的2%每年进行保底分红。第四年产生效益之后按照净利润的40%进行分红。”该县良平镇马家村党支部书记马世贵告诉记者,并且在企业运行出现风险时,我们“股东”也可以联名提出处置措施,进行监督防控,及时保障农户的基本权益。

  宁县是我省传统农业大县,更是全省18个苹果生产重点县之一。2017年,该县苹果产量30万吨,实现产值16.8亿元,农民人均苹果收入接近2000元。

  但是,随着当地农村人口转移、资源资产分散闲置,如何持续让产业增效、农民增收成为新的问题。

  宁县给出的解决答案是:借着“金果”推进“三变”改革。

  “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内涵是“股”、关键是“变”、重点是“产业”。

  早在2014年,宁县在原有苹果种植的基础上,及时调整思路和方向,与海升集团合作,在该县焦村镇一次性流转土地1141亩,建成了高科技苹果产业试验园。

  “我们运用新西兰皇家园艺学会、美国康奈尔大学等世界顶级科研院校的技术,引进荷兰无毒大苗、以色列智能滴灌系统等,实现了栽后当年开花、两年结果、三年丰产,亩均收入4万元以上。”该县果业局局长范红年告诉记者。

  在焦村镇,任村村支书杨军是村里土地流转领头人。“现在村里的土地多是老人和妇女在耕种,分户经营效益很低,把土地整合起来集中经营,每户除了土地承包出去的租金收入,还可以按股分红,农民的增收效果明显。”(记者 金鑫)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