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劳务红娘 ”张维林 10年输送农民工10万余人
原标题:天水“劳务红娘”张维林10年输送农民工10万余人
十多年前,甘谷县张家沟村的村民张维林,走出贫穷山村到江苏打工。十多年后,他怀揣创业梦想回乡成立了职业技术培训学校,10年间向企业输转务工农民10万余人,成为全省数一数二的“劳务红娘”。2018年,张维林被评为2017年度感动甘肃十大陇人骄子,这是继2017年10月他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后再次喜获殊荣。
2月6日,张维林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讲述了他的故事。
从打工者转型为劳务经纪人
“17岁那年,因为家庭贫困,我不得不出门打工。为了找一份工作,我连续两个月都睡在苏州火车站的候车室,以开水、馒头充饥。我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搬水泥,后来,我还做过木工……”提起最初打工的几年生活,张维林感慨地说,那段日子太苦了。
2001年,经过近十年的打拼,张维林终于在苏州的一家知名企业站稳了脚跟,买了楼房把老婆孩子接到了身边,年薪超过了10万元。一天,张维林和妻子在街上散步,一家中介公司门口聚集了好多人,有人在吵架,张维林隐约听到人群中有人是甘谷口音。过去一问,得知有个甘谷老乡打工时被中介骗了,那件事对张维林的触动很大,他便萌发了回家乡组织劳务输转的念头。
回到甘谷,张维林在火车站附近租了一个十多平方米的门面房,开办了职业中介所。张维林说:“我们那里的老百姓可能是穷怕了,又怕我是骗子,对劳务招工根本不相信,我就每天骑着摩托车走村串户,苦口婆心给大家宣传讲解,并‘搬出’我已经帮忙找到工作的具体事例,渐渐打消了他们的顾虑,劳务输转逐步有了起色。”
创新培训模式拓宽就业渠道
然而张维林发现,带出去的老乡没有务工技能,工资也低。如何打造劳务品牌,帮助更多的农民实现脱贫致富的梦想?
经过考虑后,张维林筹钱创办了甘谷县腾达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开始向苏州大智咨询配件有限公司定向培训输转学员,并注册了“维林电子装配工”劳务品牌。2011年,在他的努力下,苏州大智公司将年加工30多万套工装的服装厂搬迁到甘谷、清水县,使许多人实现了在家门口务工挣钱的梦想。2013年张维林调来63辆大巴,从甘谷出发,一路奔赴苏州,一次性就输转了劳务人员4300多人。
2014年,张维林牵头成立了天水劳务产业协会,形成了劳务输转的区域化,协会涉及甘肃东部3个市的12个县区,每年输送务工人员8000余人。
截至2017年6月,已向韩国、新加坡等国家有序输出劳动力3300多人。
据了解,10年间,张维林共输送甘谷、清水等14个县区的农民劳务人员10万多人次,每年为贫困家庭挣来3亿多元,14个县区直接脱贫的村达230多个,脱贫人数超过50多万人。
通讯员 邓智超 兰州晚报记者 哈丽娜 文/图
相关新闻
- 2018-01-02【陇人骄子】候选人:张维林
- 2017-12-05【领航新征程】青年党员张维林:互联网+劳务输转 引领十万群众奔康致富
- 2017-12-112017甘肃最美人物丨甘谷县腾达职业技术培训学校校长,甘肃省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促进会会长:张维林
- 2017-12-08【领航新征程】青年党员张维林:互联网+劳务输转 引领十万群众奔康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