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不能让一个贫困家庭掉队 ——临夏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综述
原标题:决不能让一个贫困家庭掉队——临夏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综述
中国甘肃网12月29日讯 据甘肃经济日报报道(记者 马琳) “要不是党和政府帮我建新房,我就要在这30多平方米又小又破的土坯房里住一辈子了。我打心眼里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
“我的眼睛亮了,看得很清楚了!感谢帮扶工作队帮我找大夫看病,还让我学会了养殖技术。”
“感谢村上让我当了保洁员,我既能照顾家,每月又有1500元的收入,政府还组织我儿子到厦门务工,每个月工资4000元至4500元。我家的日子会越过越好。”
“我用精准扶贫贷款开了农家乐,去年贷款已全部还完,现在我一年的收入达到10万元。”
……
这些脱贫群众的肺腑之言,便是临夏市精准扶贫的写照。
近年来,临夏市不断创新扶贫模式,因地制宜,采取健康扶贫、以德扶贫、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举措,举全市之力脱贫攻坚。2017年底,全市所有贫困村全部达到脱贫标准出列,贫困人口规模下降至361户1374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6%,县级7项脱贫指标全部达到摘帽标准。
健康扶贫:为因病致贫、返贫户开“良方”
南龙镇的马奴给牙在健康体检时被发现患有宫颈癌的早期症状,巡回诊疗专家组随即联系了临夏市人民医院,对她进行了再次确认检查,并通过手术治疗,使她的病情得到及时控制。马奴给牙心怀感激地说,“在治疗恢复的时候,帮扶医生给我很多帮助,医院也给我免去了很多医疗费用。”
为了解决因病致贫返贫问题,临夏市提出了“健康扶贫”的概念,先后历时3个月出动550余人次对全市所有的建档立卡户、2017年预脱贫户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口的患病情况进行入户摸排,最终确认因病致贫返贫200户431人。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抽调了100名具有副高职称的专家或主治医师组建4个巡回诊疗专家组,每个专家组对口负责1个镇开展巡回诊疗服务。目前已开展了6轮巡回诊疗活动,免费发放价值7.3万元的药品,共为2.5万余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进行了体检,诊治患者127名,共计减免医疗费用15.24万元;为符合规定的患者免费办理慢病卡3092张,门诊慢特病补偿10613人次,补偿基金340.83万元。
实践证明,“健康扶贫”是实打实的精准扶贫“干货”,让许多贫困家庭重新点燃了生活的希望,树立了脱贫的信心。
产业扶贫:培育群众增收“铁杆庄稼”
来到临夏市折桥镇折桥村星月湾农家乐,映入眼帘的是由十余间宽敞明亮的楼房组成的院子。“我以前是村上的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2012年在村干部的帮扶下,我贷了10万元无息款,开起了这个农家乐,现在一年能挣10万元左右。去年还掉了10万元的贷款,也脱掉了贫困户的帽子,日子是越过越红火了。”折桥村村民马忠平说。
这是临夏市折桥镇折桥村“一村一品”产业培育发展农家乐使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一个典型范例。
近年来,临夏市大力实施“一镇一业”产业对接和“一村一品”产业培育工程,发展特色农牧业、林果业、乡村旅游业和劳务经济及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现代服务业,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推动发展特色产业脱贫,不断提高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能力。
依托台湾创意农业临夏草莓示范园和折桥镇千亩城市农业基地,临夏市着力打造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带动周边群众发展设施蔬菜6700亩,高原夏菜6000亩;依托八坊清河源和佳源牧业的带动,建设规模养殖场(小区)157个、发展规模养殖户550户;依托牡丹文化旅游节市场效应,发展折桥村、后古村、罗家湾村、单子庄村特色农家乐茶园134家,打造枹罕镇拜家村、石头洼村民俗风情旅游特色村寨,带动农村群众就业万余人;依托后杨村花卉苗木繁育基地和王坪村油用牡丹繁育基地,发展林果1.05万亩,林木育苗3350亩。发展城郊型农业的农户达到1500多户,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3000多人。其中,370多户建档立卡户从事城郊型农业,实现就业700多人。
就业扶贫:提升贫困户“造血”能力
走进临夏市折桥镇苟家村,统一着装的保洁员正在仔细清扫沟渠、巷道的落叶。“我是村上的低保户,被招聘为村上的专职保洁员,在家门口就能挣上钱了。看着村里一天天变干净了,我也很高兴。”苟家村保洁员郭菊芳说。
据介绍,临夏市出台了《关于促进精准扶贫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的意见》,提出在城市建设、美丽乡村、农村道路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施工中,优先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劳动力的要求。目前,市园林局、林业局、供排水公司已接收贫困家庭劳动力285人,建设项目累计吸纳困难群众1820人,务工年总收入突破4000万元,人均年收入达到2万元左右。
技术是立身之本、是脱贫之源。近年来,临夏市把提升贫困家庭劳动力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作为助力贫困群众增加收入、脱贫致富的重要抓手,投入资金886 万元,通过返聘技术能手、专业退休教师,购置、更新教学硬件设备,实行全员全覆盖免费培训的方法,让参加培训的学员学习到务实的专业技能。截至目前,共培训贫困户劳动力6000余人次。
为了拓宽劳务人员就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切实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步伐,临夏市与厦门市签订协议,定点向厦门市高新企业输出劳动力。截至目前,已成功向厦门输转贫困劳动力122人,这些人已全部上岗,月工资4000-4500元。
近年来,全市累计输转劳务人员10.654万人次(其中精准扶贫户劳动力1.586万人次4版),实现劳务收入16.84亿元。
以德扶贫:实现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变
慈某是折桥镇慈王村的贫困户,由于长期患眼睛疾病,无法外出打工挣钱,夫妻关系也比较紧张。驻村帮扶工作队了解到他家的实际情况后,把调处家庭矛盾作为精准扶贫的基础,上门对夫妻二人进行说服开导,化解了他们心中的隔阂,建立了和谐的生活关系。工作人员还帮助他们通过农村合作医疗及大病救助的措施,治好了慈某的眼病。同时,把慈某列为技术扶贫对象,教他学习养殖技术。慈某满怀信心地说:“学到技术后,我想通过发展养殖业,实现脱贫致富……”
慈某只是临夏市开展“以德扶贫”成效的一个缩影。临夏市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发现部分贫困家庭中存在思想落后、子女不孝、家庭不睦,个别贫困群众不思进取、不务正业、游手好闲,仅仅依靠政府“输血”而不自己主动“造血”等问题导致的返贫现象,故而提出“以德扶贫”的理念。贫困村党支部和驻村干部瞄准对象、对症下药,帮助贫困户彻底转变“等、靠、要”的思想观念,鼓励他们掌握一技之长,主动承担家庭和社会责任,探索出了一条“扶志、扶德、扶能”相结合的精准扶贫新路径,有效缓解了贫困家庭的矛盾,减轻了家庭负担,改变了贫困面貌。
一组组怦然心动的数据,凝聚着全市上下奋发进取,务实苦干,决战脱贫的共识和力量;一幅幅脱贫攻坚的生动画面,充分展示出临夏市人民在精准扶贫路上,步履铿锵,奋力前行,决胜小康的信心和决心。
- 2017-12-27甘肃省已实现贫困县电商服务中心全覆盖
- 2017-12-25酒泉瓜州贫困户乘上“电商经济”航船
- 2017-12-20【中央媒体看甘肃】甘肃:创新补齐贫困地区教育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