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旅游

借助“一带一路” 把甘肃建设成丝绸之路黄金旅游带

2017-09-25 21:36 来源:尧知事

  2013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时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同年10月,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演讲,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二者共同构成了“一带一路”重大倡议。“一带一路”既是民心路,也是旅游路,旅游是实现民心相通的最佳途径。互联互通,旅游先通。可以通过发展全域旅游增进“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增强人民互信,架起友谊与合作的桥梁。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测算,2016年中国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综合贡献达11%,2016年中国旅游业对社会就业综合贡献超过10.26%,与世界平均水平基本持平。旅游业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

  甘肃历史厚重、文化灿烂,区位独特、资源富集,作为古丝绸之路的战略通道和商埠重地,曾对东西方合作交流起到重要作用。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不仅为丝路沿线国家共建共享打开了全新视野,也使甘肃成为中国向西开放的前沿阵地。甘肃也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历史遗产、经典文化、民族民俗文化、旅游观光文化等四类资源列全国第五,尤其是发展旅游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甘肃东西狭长达1600公里,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就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大漠戈壁、森林草原、冰川雪山、峡谷溶洞、七彩丹霞、绿洲湿地等遍布全省。丝路文化、长城文化、黄河文化在这里叠加辉映,有敦煌莫高窟等7处世界文化遗产,古文化遗址7000多处,各类石窟寺337座,遗存长城3600余公里,全省馆藏文物近43万件。甘肃自然生态多元,地处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三大高原交汇地带,从南到北分布着8个不同的气候类型区,自然地理风光独特,有世界地质公园1个、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1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个、国家地质公园5个、国家森林公园2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6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9个。除海洋和岛礁外,甘肃拥有中国其他地区所有的旅游资源类型,而且风貌独特。甘肃民族众多,甘南、临夏两个民族自治州已形成我省成熟的民族风情旅游线路,裕固、保安、东乡是全国特有的少数民族。甘肃是革命老区,全省共有革命遗址682处,其中革命文物保护单位300多处,有国家级3处,省级23处。目前全省共有A级红色旅游景区8处,形成了1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等等。

  甘肃省委和省政府非常重视发展全域旅游,把全域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培育。“十二五”期间,全省旅游接待人数52046.5万人次,比“十一五”增长266.4%,年均增长29.5%;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180.5亿元,比“十一五”增长316.6%,年均增长32.7%。旅游人数和综合收入在2010年基础上实现了“五年翻两番”,增速连年位居全国前列。

  虽然甘肃文化旅游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作为文化旅游资源大省,与四川、陕西、河南等旅游资源大省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以2016年相关数据来看,2016年甘肃省接待游客1.9亿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20亿元,年度旅游综合收入首次跨入千亿元行列;而临近的四川省2016年接待游客则达到6.3亿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7705.54亿元,陕西省接待游客4.49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3813.43亿元。甘肃应借助“一带一路”发展机遇,找差距、补短板,挖掘潜力,奋起直追,释放出旅游业更大的活力和动力,从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转变,努力建设丝绸之路黄金旅游带。

  一是加强党政统筹,发展全域旅游。

  各级党委、政府要强化“全域旅游”观念,建立党政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全域旅游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任务分工,形成全域旅游“全面抓、全面管、全面建”的统筹推进的工作机制,把推进全域旅游作为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新理念和重要突破口,树立全局谋划、全方位推进、全时空统筹、全要素配套、全产业联动、全社会参与的大旅游发展观,整合资源、统筹推进全域旅游。大力推进“多规合一”改革试点,把整个区域作为大景区来规划建设。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带动全省旅游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从粗放低效向精细高效、从封闭循环向开放融合发展、从单打独享到共建共享、从部门行为向党政统筹推进转变。推进区域内资源、产品、业态和产业融合发展,构筑共建共享、相融相促的旅游发展新格局。

  二是加强政策创新供给,推进全域旅游融合发展。

  甘肃要加快研究国家旅游相关政策,抓紧出台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政策文件和规章,明确土地利用、财政金融、税费优惠、鼓励消费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将推进全域旅游常态化和法制化。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并结合旅游业发展新的需要,及时研究制定一些管用的扶持政策和推进措施。督查部门要加强督促检查,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发挥旅游政策的激励作用。

  旅游业是关联度高、涉及面广、牵涉部门多的综合产业。要加强统筹协调,突出全区域规划、全社会参与,一定要做好旅游产业顶层设计和相关规划。强化《甘肃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指导、引领作用,深入推进“旅游+”战略,促进旅游与工业、科技、农业、生态、文化、体育、红色旅游等融合发展。

  三是加强整合旅游资源,提升公共设施服务水平。

  甘肃除了全境是古丝绸之路的主线,唐蕃古道、茶马古道、玉帛之路还途径省内,甘肃还有藏传佛教最高学府拉卜楞寺、世界最大的皇家军马场山丹军马场、亚洲最大的沙漠水库红崖山水库、西部“小故宫”鲁土司衙门、出土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的武威雷台汉墓、举办过“万国博览会”的张掖焉支山等稀缺、独有的珍贵旅游资源,中国四大石窟甘肃有敦煌莫高窟和麦积山石窟两大石窟,有红军会师地会宁等一大批红色旅游资源。诸如此类,甘肃应充分盘点整合现有旅游资源,挖掘潜力,提质增效。以“精品丝路、如意甘肃”为主线,以建设丝绸之路黄金旅游带为目标,重点规划打造甘肃进入丝绸之路旅游带、黄河华夏文明旅游带、长城生态文化旅游带、长征红色记忆旅游带、青藏铁路旅游带、藏羌彝文化旅游带、茶马古道生态文化旅游带等“一带一路”精品旅游带和精品丝路旅游廊道、黄河风情旅游廊道、民族风情旅游廊道、寻根访祖旅游廊道、长城边关旅游廊道、红色征程旅游廊道为主题“一带一路”旅游廊道,大力带动“一带一路”旅游带和“一带一路”廊道一体化发展。

  建设中国旅游强省,强省必先强基。没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持续提升、软硬实力不断增强的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就不可能建成“一带一路”上旅游黄金段。甘肃要加强旅游公共服务能力,提高航空、铁路、公路通达能力,完善旅游厕所、游客集散中心和咨询中心、停车场、自驾车房车营地、旅游住宿、医疗服务、标示标牌等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与国家旅游应急指挥平台对接,打造全省智慧旅游平台。各地加快推进机场、车站、旅游大巴、游船、景区景点、宾馆饭店、主要乡村旅游点等重点区域无线网络全覆盖。在全省游客集中区、环境敏感区、旅游危险设施和地带等重点旅游区域,实现视频监控、人流监控、位置监控、环境监测的有效覆盖。

  四是加强龙头旅游企业培育,推进大景区规划建设。

  甘肃建设旅游强省,强省必先强企。没有一大批创新能力持续提升、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的龙头旅游企业,大量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就不可能把甘肃建成中国旅游强省。积极引导旅游企业集团化、品牌化发展,创新运营机制和商业模式,打造一批充满活力、带动能力强的旅游业“航空母舰”。把知名度高、发展基础好、开发潜力大的重点大景区,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原则,理顺体制机制,整合各类资源,搭建融资开发平台,加快大景区开发建设,依托大景区作为吸引核和动力源,按照发展全域旅游的要求,围绕大景区部署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围绕大景区配置旅游产品和景区,形成“综合产业综合抓”的工作机制,以大景区带动地方旅游业一体化发展,以大景区推动旅游业与相关产业融合,激发旅游景区的发展动力和活力,以大景区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五是加强旅游人才培养,提升旅游宣传品质。

  树立旅游人才是全省旅游业发展首要资源和战略资源的理念,加强旅游智库、人才队伍建设,制定扶持政策,健全激励机制。整合各方面资源,面向“一带一路”建立涵盖旅游规划、项目建设、投融资、企业管理、市场营销、教育培训等工作的旅游专家智库。争取在我省设立丝绸之路旅游人才实训基地,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邀请国内国际顶级专家,开展全域旅游、智慧旅游及大景区建设等方面的专项培训,建立“一带一路”旅游专家智库。制定扶持政策,健全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优秀旅游人才的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带动提升我省旅游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

  甘肃应组建国家级旅游新闻宣传与舆情研究平台,结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进行全媒体融合宣传,广泛运用电视、广播、报刊等传统媒体和网络、微信、微博、公众号等新媒体。提升甘肃旅游应对舆情能力,建立24小时全领域涉旅舆情监测平台和全国涉旅负面舆情通报制度,形成有利于旅游业发展的社会环境。随着宝兰客专、兰渝铁路通车,甘肃应加大“一带一路”沿线和国内重点区域旅游宣传力度,积极挖掘向东、向西和向南区域旅游客源,积极培育“一带一路”潜在战略伙伴和客户资源。

  “十三五”时期,旅游业正迎来新一轮发展黄金期,甘肃要借助“一带一路”机遇,发挥甘肃战略黄金通道优势,加快形成全方位开放开发新格局,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把甘肃建设成丝绸之路黄金旅游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我们要承担起甘肃责任、发挥好甘肃作用,把甘肃建设成丝绸之路黄金旅游带,由易到难、由近及远,以点带线、由线到面,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扎实开展旅游合作,扎实推进重点旅游项目。

  我们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干起来,梦想就会变成现实。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