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白银

让乡村更美 让农民更富 ——三论学习贯彻白银市委八届五次全体会议暨全市脱贫攻坚推进会议精神

17-09-04 15:36 来源:中国甘肃网-白银日报 编辑:叶满山

  原标题:让乡村更美 让农民更富——三论学习贯彻市委八届五次全体会议暨全市脱贫攻坚推进会议精神

  铜城大地织锦绣,美丽乡村入画来。市委八届五次全体会议暨全市脱贫攻坚推进会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美丽乡村、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建设,打造沿黄生态走廊。全市城乡环境治理暨美丽乡村建设现场推进会,对美丽乡村建设进行了专题安排部署,吹响了建设美丽乡村、共创幸福美好新家园的号角。

  建设美丽乡村是践行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理念、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的“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实践,是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生产力布局的客观要求,是缩小城乡差距、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抓手,必将有力推动全市农村经济繁荣发展、环境面貌显著改善、乡风文明大幅提升,真正使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成为白银一张亮丽的新名片。

  建设美丽乡村必须科学规划布局,突出地方特色。美丽乡村建设一定要有科学、合理、长远的规划,一定要弄清楚、回答好“为什么建”、“为谁而建”、“怎么样建”的问题。注重摸清村情实际和农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注重利用农村田园风光、民俗文化、历史古迹和自然生态,编制切合实际、符合群众意愿的建设规划。既要有统一标准,又要彰显个性特色,体现地域特点,克服千篇一律,避免千村一面。尤其是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属于新生事物,成熟的典型案例相对较少,应该探索创新、慎之又慎、循序渐进、稳妥推进,切忌大拆大建、贪大求洋,搞脱离实际的形象工程。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城乡环境治理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确定了美丽乡村、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的规划布局、目标任务和建设标准,必须严格遵循,长期坚持,做到一个《意见》管到位,一张蓝图绘到底。

  建设美丽乡村必须加强环境整治,美化村容村貌。乡村美,首先要环境美。要以“抬头低头无垃圾、视线之内无垃圾、全域无垃圾”为目标,全力推进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突出沿河沿路、村镇、景区等重点区域,全民发动、全员参与、全域治理、全时保洁。有针对性地实施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卫生改厕等项目,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建立稳定长效机制,持续巩固提升环境卫生整治成果。大力实施农村增绿行动,积极开展村旁、水旁、路旁、宅旁“四旁”植树,全面提升村庄绿化美化,让乡村真正成为农民群众的美丽家园。

  建设美丽乡村必须聚焦为民富民,培育壮大产业。产业发展是建设美丽乡村、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长久之计,也是加快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治本之策。要按照“独一份、特别特、好中优、错峰头”的发展思路,选准选好瓜菜、草畜、林果、枸杞、大枣、中药材、小杂粮等有基础、有优势、有潜力的主导产业。

  更加注重差异定位,细分领域,错位发展,切实创建一批“银字号”农业拳头产品。在农畜产品加工方面,既要重点培育壮大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新型经营主体,又要鼓励支持其延伸产业链条,做大做强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业,带动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在乡村旅游方面,以水川顾家善村为示范,学习借鉴浙江等先进地区经验,把农业文化旅游统一起来发展,兼顾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积极探索发展“旅游+”、“生态+”、“互联网+”及休闲度假、旅游观光、生态康养、创意农业、农耕体验等新业态、新模式,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真正使村镇经济从无到有、由小变大、转型升级,为美丽乡村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和经济基础。

  建设美丽乡村必须传承民俗文化,留住乡味乡愁。文化是民族之根,乡村之魂。乡村之美,外看山水生态,内看民俗文化。可以说,新时期的美丽乡村建设,文化建设是核心。要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必须有文化思维,就是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文化,在建设中培育、保护、传承文化,既要保护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古树名木和民俗文化等历史文化遗迹遗存,又要挖掘和保护民族民间表演艺术、传统戏剧和曲艺、传统手工技艺、民俗活动、农耕文化、地方方言等乡村非物质文化。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扎实做好道路、交通、水利、文化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把更多精力投入到解决群众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中去,加快建设村史馆、家史馆等乡村文化传承载体,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丰富文化产品供给,深化平安乡村建设,着力营造秩序良好、健康淳朴、文明和谐的乡风民风。

  “一人难挑千斤担,众人能移万座山。”美丽乡村建设,离不开政府主导推动,离不开典型示范引领,离不开群众主体参与。我们一定要整合优势资源,凝聚各方力量,深化认识,创新担当,攻坚克难,苦干实干,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步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