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兰州市榆中县的国家陆地搜寻与救护基地里有着这样一支队伍。他们的身影活跃在甘肃、陕西、宁夏、青海和内蒙古西部地震、山体滑坡等灾害现场。他们的搜救救援技术十分精湛,并配备有适合多种灾害救援需要的高新尖救援装备,能够迅速开展建(构)筑物坍塌、地震、山体滑坡、泥石流、坠崖、洪水等灾害(事故)的搜寻与救护。
每一次地震灾害发生,你总能在第一时间看到他们的身影。每一次危机时刻,他们都会用自己最坚实的臂膀来为我们扛起一片蓝天。他们就是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
在没有任何攀登辅助工具的情况下,仅仅依靠阳台和围栏,武警特战队员便可徒手攀登高楼。
24米高的梅花桩,他们19秒便可登顶
身穿3.8公斤的装具,头盔以及6.8公斤的防弹衣,队员们仅用时40秒,便完成了高度为18米的抓绳攀爬。
站在楼顶,呼呼的风声不绝于耳。即使那是令人胆颤的高度,队员们也义无反顾,单靠一根绳索便可下滑到指定位置!
他们矫健的身姿犹如“空中飞人”
从下达指令到完成锁降,每一位队员的平均用时不超过5秒。
这几只搜救犬都是由国家陆地搜寻与救护基地专门训练,主要参与搜索与救援工作。
在工作犬的所有类别中,搜救犬备受人们的尊敬和赞扬。经过专业培训后,它们成为了百发百中的搜索行家。坐、卧、立、伏击……每一只搜救犬的背后都离不开训导员的长时间陪伴和大量的实战搜救训练。
犬对气味的辨别能力比人高出百万倍,听力是人的18倍,视野广阔,有在光线微弱条件下视物的能力,是国际上普遍认为搜救效果最好的“设备”。
高空中拉起的那一根细细的绳索,就是一条“生命线”!救援人员沿着这条“生命线”向被困人员爬去。
在高空横渡救援时,他们需要将身体中线压于绳索之上,右脚脚踝处勾住绳索,左脚置于绳索外侧,控制身体平衡,双手交替前拉。横渡过程中,除双手动作、左脚适时调整外,其他部位皆保持固定姿势。
手动破拆工具,是发生火灾、地震、车祸、突击救援情况下救援队经常使用的工具,能够快速破拆、清除防盗窗栏杆、倒塌建筑钢筋、窗户栏等障碍物。
手动、电动、机动、液压、气动、弹能等多种破除工具是打通救援生命线的利器。而能够熟练的运用这些利器实现快速、精准的障碍物破拆任务,离不开队员们日复一日的高强度训练。
在官方救援队以外,活跃着这样一支民间新型减灾救灾队伍,厚天灾害救援队。他们主要由专职队员、志愿者组成。他们义务组织开展重大自然灾害、城市突发事件搜救、援助及各类紧急运送与救护、承接着紧急救援物资运输、受灾人员后勤保障工作。他们来自于不同的职业、不同的岗位,却拥有着共同的执着。
顶升、扩张、挖掘,移除塌落碎块,开辟通道。询问、检查,填写伤情卡片。轻、慢、稳,将伤员抱上担架。厚天灾害救援队将对被救人员的安全护理和医疗救护贯穿于科学救援的全过程。他们说,要最大限度地使受困人员获救并确保健康安全。
这栋倾斜废墟楼的倾斜角度是21度,在这里你可以深深感受到灾后搜寻与救护工作的艰辛和不易。
进入倾斜废墟的那一刻,一阵眩晕让记者感到脚底发软、呕吐感强烈。在这里你很难正常行走,需要扶着墙壁才能保持平衡。“在废墟里,人的平衡系统会和视觉产生冲突,因此会有头晕恶心的感觉。在真正的地震中,有些建筑的倾斜角度会比这个还要大。”救援队队员们告诉记者。他们每一个人都将自己的身体刻意调成与楼体倾斜方向相反,角度差不多的站立姿势,这样的环境对他们来说,早已习以为常。
当发生火灾时,居住在3楼及以下楼层的你如何自救逃生?从打绳结、脚底钩绳、借绳发力,手脚配合最终安全下降,我们需要补充的灾难逃生常识还有很多。
当灾难发生时,你身边的亲人发生心脏骤停的情况该怎么办?救援队的队员们手把手教授胸外按压法。首先要确保患者仰卧于平地上或用胸外按压板垫于其肩背下。急救者可采用跪式姿势,将一只手的掌根放在患者胸部的中央,胸骨下半部上,将另一只手的掌根置于第一只手上。按压时双肘须伸直,垂直向下用力按压,成人按压频率为至少每分钟120次,每次按压之后应让胸廓完全回复。这样可以促使血液流向肺动脉和主动脉,按压放松时,心脏则“舒张”而再度充盈。
人工呼吸也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救援方法。救援队队员告诉记者,所有的人工呼吸均应该持续吹气1秒以上,保证有足够量的气体进入并使胸廓起伏。如第一次人工呼吸未能使胸廓起伏,可再次用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给予第二次通气。
这是一个简易担架的制作方法,遇到需要紧急救援的伤员时,我们可将外套脱下,拉好拉链,扣好纽扣,将衣袖反套入衣内,然后将两根支架顺着袖子穿插出衣服,最后根据伤员的身高和体重调整穿插衣物的数量即可。
每一次的救援任务都是一次与时间的赛跑,与死神的博弈。正是有了像甘肃省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这样一群平凡而又伟大的“最可爱之人”才最终获得这场“营救生命”战役的胜利。他们在烈日下,日复一日的挥汗如雨;他们在灾难面前,不分昼夜的搜救;他们在死神面前,精湛专业的救援技艺,都值得每一个人为其点赞!
本期小陇:本网记者 吕庚青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