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定西

三代“花痴”接力芳香事业 定西临洮鲜花进军国际市场(图)

17-06-20 09:32 来源:中国甘肃网-定西日报 编辑:张文良

  原标题:三代“花痴”接力芳香事业临洮鲜花进军国际市场

  临洮曹家坪牡丹园,是一个农民家庭祖孙三代接力创造的芳香传奇。

  这个传奇的根源,在于他们深入骨髓的爱花情结。

  祖父曹希望,倾尽毕生心血爱花,种花,育花,从自家庭院发展到百亩花圃。父亲曹兴坤倾其所有,将自己大半生搞建筑所得2000万元悉数投入,揽珍稀牡丹入园,营造了一方灵气逼人的百年牡丹林。儿子曹佰平放眼华夏内外,引珍稀品种而育之,遂有岛锦、金阁种种奇花争奇斗艳;自去年始,他更是全力推动鲜切花漂洋过海远走美国、加拿大、荷兰、澳大利亚……让临洮牡丹惊艳世界的眼睛。

  本报记者朱红霞王国军

  临洮,是貂蝉故里、彩陶之都,更是花卉之乡。早在宋代,诗人梅尧臣就以“白云堆里紫霞心,不与姚黃色斗深”描绘了临洮紫斑牡丹的独有风华。

  初夏的临洮曹家坪,万紫千红,国色倾城。

  “紫斑怒放艳神州,国色飘香冠陇原。”在一家嵌有“牡丹之家”匾额的农家庭院的门楣两边,如此霸气的对联显示着主人的不同凡响。果然,这家的主人,就是曹家坪500亩牡丹园的缔造者——曹希望、曹兴坤、曹佰平祖孙三代花农。

  “这是洮玺、粉绣球、玛瑙盘,这是贵妃醉、貂蝉红,这个望朝粉还是著名科学家李政道来看花时起的名呢!”徜徉在姚黄魏紫争奇斗艳的牡丹园里,82岁的曹希望神采奕奕,给游人介绍牡丹品种时如数家珍。

  准确地说,曹希望种牡丹只是源于爱花。最初,他只是在自家一亩多的院子里种,纯粹是为了美化生活。包产到户后,他开始在承包地里种牡丹,扩大种植面积。然而,一颗牡丹籽从种植育苗到成株开花要5年时间,一个品种扩繁达到1000株的规模要花费10年时间,而种一亩牡丹的投入更是在1万元左右,所以“花痴”曹希望的艰难可想而知。尽管艰难,但他还是从山里挖来野生牡丹原种自己杂交培育出了80多个品种。

  承包地都种了花,不但没有收益,还要投入。面对家庭困境,同样爱花的曹兴坤便干起了建筑,支撑家用,帮助父亲收集名贵牡丹,流转土地扩大种植面积。

  “2000年以前,基本是人养牡丹。”曹兴坤说,“流转土地扩大规模要钱,培育品种、品种扩繁要钱,尤其是出于保护目的百年牡丹林,花钱更是不计其数。”

  牡丹园中的镇园之宝是一株从天水秦安买来的400多年的老牡丹。曹兴坤清楚地记得,那年兰州榆中一个朋友告诉他,秦安有株400多年的老牡丹,有人出价4万元预购。一听到消息,他就兴冲冲地赶了去,最后以7.6万元买下了它。但是带着1.5米大土球的牡丹树根本无法从那家人大门出去,无奈曹兴坤只好找来吊车从院墙上吊出去,又雇了辆装载车拉到曹家坪,光运费就花了1.6万元。

  “这些牡丹树都是近30年从山东、洛阳及省内各地花钱买来的,每一株都有一个故事。”曹兴坤说,“牡丹活成百年非常不易,若不细心照料就会香消玉殒,集中在这里,便于保护,让它们精精神神活下去。”

  为了种牡丹,养牡丹,曹兴坤把自己30多年搞建筑挣下的2000多万元投入其中,这才有了今天曹家坪400亩牡丹、100亩芍药、300多个品种的牡丹园,其中那七八百株成百年的老牡丹树,成为这里独一无二的风景。

  2000年,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园林专业的曹佰平接过了饱含着爷爷和父亲心血的牡丹园,成为临洮县兴望牡丹产业有限责任公司的掌门人。

  “经过两代人的积累,曹家坪已有300个牡丹品种,品种化已经实现,下一步就要实现规模化,我的目标是争取一个品种达到1万株的规模。”曹佰平说。

  曹佰平用压条、分株、嫁接等办法积极扩繁的同时,他还一改父亲多进少出的经营之道,利用互联网积极拓展销售渠道,把临洮牡丹推向全国各地乃至海外。

  “20年以下整株牡丹一株卖300到3000元,去年卖了3万多株;2006年种的100亩芍药,去年鲜切花国内销售90万枝,卖到荷兰、澳大利亚6000枝,收入百万元左右;牡丹苗子也能收入两三百万。”曹佰平高兴地说,“今年已经与美国和加拿大签订了30万枝鲜切花销售合同。”

  曹佰平把牡丹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带动村上100多户人加入了种牡丹的行列。每年牡丹怒放时,赏花的人络绎不绝,每天不下2000人。这让村里10多家农家乐赚得盆满钵满,就连牡丹芽也炒成菜卖了钱,牡丹花瓣也以每斤10元卖给了酒厂。如今,曹家祖孙三代的芳香事业正在蒸蒸日上、如日中天。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