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城郊民房租客过冬难
11月15日,兰州市城关区詹家拐子社区集中引火点的工作人员为辖区居民免费引火。为避免因使用木柴生火造成空气污染,该社区派专人每天负责“集中引火”工作。记者 瞿娟摄
记者 叶海荣
在城市化进程中,城乡结合部的民房成为不少外来人口的落脚点。据了解,民房“租客”群体主要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小商贩等低收入者。
近日,冷空气来袭,对于租住在不具备现代取暖设施的民房里的“租客”而言,意味着又将面临一段艰苦的时光。
城乡结合部的“租客”
城乡结合部是城市的边缘地带,这里居住了不少外来人口。
随着冬季来临,人们开始着手准备取暖设施。安装火炉、购买过冬的煤炭,成了卖烧烤的小商贩刘先生夫妇目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楼房太贵,开销大,要是租楼房,估计我们挣的钱多半就交房租了。”刘先生夫妇租住兰州市七里河区晏家坪山上的民房已有多年。
同刘先生一样,大学毕业不久的小王,在租房时选择了龚家湾的居民自建房。他说:“我现在工资不高,民房有个好处就是租金便宜,还没有物业费,虽然冬天没有暖气有些难熬,但有电暖气和电热毯也就不怕了。”
记者走访兰州市城关区雁滩、七里河区晏家坪、龚家湾,南山路五星坪等地,发现在城市边缘地带,自建民房成为不少外来人口的落脚点,部分地方的民房已然被装修成旅馆。
据七里河区汽车南站附近某民房房东介绍,租赁的民房群体主要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小商贩等低收入群体,还有一些是小单位或工厂给员工租的宿舍。租金每间每月一般在250元至500元,依据地理位置、公共交通分布情况,价格也有差别。
民房“租客”的寒冬
取暖始终是冬季的“热点话题”,民房租客们的冬季似乎更难熬。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极少一部分自建民房有暖气设备,大部分民房取暖仍然依靠传统火炉。每年10月底,晏家坪各个商铺里总是摆满了火炉和炉筒、小太阳电暖气。“这一片儿民房比较多,租房子的人更多,但租赁的房子大都没有暖气设备,所以天一冷,电热毯、火炉等取暖设备就卖得比较好。”某杂货铺老板告诉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过去在雁滩租的民房,公交车很方便,房租450元,暖气设备也有,但一个冬天房租和暖气费加起来就有些多,为了攒钱早日在兰州买房,今年搬到了相对偏远、租金更便宜的龚家湾。”在兰州某公司做仓库管理员的张先生告诉记者。
租金便宜、无物业费成为民房“租客”们偏安一隅的主要原因。天气最冷的时候,虽然生了火,但房子里的水还是会结冰,很难熬。”张先生说。
要环保,也要安全
煤炭是自建民房冬季最主要的取暖材料,但从城乡结合部的自建民房里飘出的浓烟对城市空气造成的污染不容忽视。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提高,冬季民房取暖,大多数住户开始选用无烟煤。“看着天空灰蒙蒙的,我们也会感觉压抑,保护环境是大家的责任,现在我们一般都会购买无烟煤取暖。”刘先生告诉记者。
不可避免的是,借助于煤炭的传统取暖方式存在安全隐患。冬季天干物燥,火炉、电热毯等取暖设施的使用,容易引发火灾。
相关人士表示,冬季没有集中供暖的住户用炉火、电热毯、电暖器等设备取暖一定要注意安全问题。在使用火炉取暖时应注意火炉远离易燃品,尤其是老年独居者;其次是室内要注意通风,防止煤气中毒;在安装烟筒时应加上防风帽,防止风把煤气吹进室内;在倾倒煤灰时要避免带火星的煤灰引燃垃圾箱内杂物发生火灾。使用电热毯取暖应将电热毯平铺而切勿折叠,以免漏电打火引发火灾。